-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行时, 点击 “费马引理” 或“费马”按钮, 或相片, 可显示费马简介, 并自动返回 * 例4. 设 至少存在一点 使 证: 结论可变形为 设 则 在 [0, 1] 上满足柯西中值 定理条件, 因此在 ( 0 , 1 ) 内至少存在一点 ? , 使 即 证明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5 且 试证存在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思路解析: (2) 结论可变形为 即 (1) 若结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值 , 必须多次应用 中值定理 . 例5 且 试证存在 证: 欲证 因 f ( x ) 在 [ a , b ] 上满足拉氏中值定理条件, 故有 将①代入② , 化简得 故有 ① ② 即要证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6 且 试证存在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思路解析: (2) 注意到 (1) 若结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值 , 必须多次或者在 不同区间上应用中值定理 . 应用二:证明不等式 设 证明对任意 有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1.(考研真题)7分 思路解析: (1) 若结论中有函数之差的形式, (5) 若结论为不等式 , 要注意适当放大或缩小的技巧. 可考虑用中值定理 . 设 证明对任意 有 证: 不妨设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1.(考研真题)7分 例2. (考研真题) 在 上二阶可导, 且 证明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设函数 (1) 若已知条件中含高阶导数 , 多考虑用泰勒公式 , (2) 若结论为不等式 , 要注意适当放大或缩小的技巧. 有时也可考虑对导数用中值定理 . 思路解析: (3):泰勒公式建立了函数及其导数的联系。在使用中,展开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通常可以选择一些函数的具有一些特点的点,比如区间端点,中点,极值点等。 例2. 设函数 在 上二阶可导, 且 证明 证: 由泰勒公式得 两式相减得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应用三:证明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例1:设 a, b ,c为三个实数,证明:方程 的根不超过三个. 思路解析: (1)”不超过”问题多考虑用反证法 . (2) 应用四:求极限 例1. 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思路解析: (1) 若结论中有函数之差的形式, 可考虑用中值定理 . 例1. 求 解法1 利用中值定理求极限 原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解法2 利用泰勒公式 令 则 原式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2 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思路解析: (1) 若结论中有函数之差的形式, 可考虑泰勒公式 . 应用五:极值与拐点 例1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思路解析: (1) 利用拐点定义,与极值判定法, 及参数方程求导法则. 如果一个质点在平面内运动,它的坐标可以表示为时间的函数 证明:曲线在 t=0处有一个拐点,并且质点运 动的速度在 t=0 处有一个极大值. 2. 历年真题解析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考研真题) 思路解析: (1)导数定义. 已知 则 ( ) (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已知 f (x) 在x=0 上连续, 在(0, 3)的某 (考研真题) 则在点x=0处,f (x) 邻域内连续, 思路解析: (1)利用极限保号性 A.不可导 B.可导 C.取得极大值 D.取得极小值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考研真题) 证明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1) 在区间 [ a , b ] 上连续 满足: (2) 在区间 ( a , b ) 内可导 至少存在一点 使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设函数 f (x) 在闭区间[0, 1] 上可微, (考研真题) 对于[0,1]上的每个 x, 思路解析: (1)存在性用零点定理. (2)唯一性用反证法结合罗尔定理 证明有且仅 有一个 使得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05年考研真题) 思路解析: (1)第一问用零点定理 已知函数f(x)在[0,1]上连续,在(0,1)内可导,且f(0)=0, f(1)=1,证明: (1)存在 (2)存在两个不同的点 (2)第二问利用第一问结论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机动 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语文S版二年级下]3.有趣的作业探究.ppt
- 1-6液压辅助元件探究.ppt
- 3_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建立总绪论探究.ppt
- 1--7单元当代世界探究.ppt
- 3_环境态度、环境评价和环境评估探究.ppt
- 3《丑小鸭》探究.ppt
- 3《短文两篇》(蝉,贝壳)1探究.ppt
- 1-8.1国家财政探究.ppt
- 3《放飞和平鸽》3探究.ppt
- 1-11果酒果醋的制作探究.ppt
- 高中历史选必三《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汇总.pdf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pdf
- 高中历史选必三《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同步学案.docx
- 高中历史选必三《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预习学案.pdf
- 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高考历史复习学案.pdf
-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高考历史复习学案.docx
-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汇总.docx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pdf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docx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