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生聚乙烯纤维2
相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UHMWPE FIBER, HSHMPE FIBER ?高技术纤维? 第二讲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发展概况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 2.1 冻胶纺丝制备UHMWPE纤维的制备原理 2.2 原料的选择 2.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纺丝工艺流程和技术 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结构性能 3.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结构 3.2 加工过程引起的聚乙烯大分子结构变化 3.3 UHMWPE纤维的性能 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改性 4.1 改善界面粘结性,提高抗冲击性 4.2 提高耐热性 4.3 改善蠕变性能 4.3 提高产量,熔融纺丝 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后加工及用途 5.1 纤维的后加工 5.2 纤维的应用 高强高模高分子纤维的概念 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想制备出合成高强高模纤维。这种纤维的分子量要足够大,分子链应该是紧密堆砌,并且严格沿纤维方向完美排列 而这种结构模型只有在二种极端情况下才能实现,即非常刚性的分子和柔性的分子。 刚性分子不易折叠,分子会自然充分伸展,加工过程中沿作用力方向择优取向,形成平行链,特别是当分子间作用力很强,形成液晶,如芳纶; 另一个极端是非极性的柔性链高分子,由于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容易伸展并取向,如聚乙烯。 然而,实际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70年代和80年代初,杜邦和帝斯曼公司才商业化开发出芳香族聚酰胺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一些高分子纤维的力学性能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发展概况 用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备高强纤维的想法诞生于70年代。英国Leeds大学I.M.Ward教授于70年代初期首先用熔融纺丝法得到了聚乙烯纤维(18.0cN/dtex)。并将此法转让给了美国Celanese公司及意大利的Snia纤维公司。1989年之后,这两个公司分别推出了Certran和Tenfor两种商标的纤维。 20世纪70年代末,R.S.Potter 报道了固态挤出高分子量聚乙烯,1986年日本石油公司(现三菱石油公司)开展了有关SSE的研究,1994年在日本建立了一个中试生产厂生产销售SSE纤维MiliteTM,1999年将专利技术授权给美国的Synthetic Industries,商品名为TensylonTM,年生产能力为80-100吨。 产品主要用于绳索、缆绳、捕鱼线、防割手套、增强土工建筑材料、天线屏蔽器如雷达罩等。 当时制得的聚乙烯纤维物性远不如今天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其主要原因有: 一,所使用聚乙烯的分子量太低,末端基较多,形成较多的缺陷; 二,没有充分拉伸,没有形成伸直链结晶。 以后又出现了如结晶生长法、高倍热拉伸法、区域拉伸法、单晶片高倍热拉伸,增塑熔融拉伸法等来制备高强高模高分子纤维。 ⑴ 高压固态挤出法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置于耐高压装置内加热熔融,然后以每平方厘米数千公斤的压力将熔体从喷孔挤出,随即进行高倍拉伸。在高剪切力和拉伸张力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得到充分伸展,以此获得纤维的高强度。由于在固相取向过程中难于形成贯穿于结晶间的分子链束,因而限制了纤维的高度拉伸,纤维强度也受到限制,并且对设备要求很高,方法难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Zachariades A.E, Kanamoto T.and R.S.Potter R. S. “Solid State Extrusion of Polymer Powders Illustrated with UHMWPE”, J. Polym. Sci.: Polymer. Lett., Edn., 1979,17, 485- 488) ⑵ 增塑熔融纺丝法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一定熔点的固体石蜡用双螺杆在一定的条件下捏合,并将捏合物通过模口挤出,冷却和固化后进行拉伸制得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15-8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85-20份分子量≤2000的固体石蜡在双螺杆进行熔融捏合,然后通过模口挤出,冷却固化后拉伸10倍数。纤维强度20,模量700cN/dtex。 Motooka Masanori; Mantoku Hitoshi; Oono Takao,Manufacture Of Drawn 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J Applicant: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 1984-07-26 ⑶ 表面结晶生长法 将聚乙烯用如二甲苯等溶剂溶解成浓度为0.4%—1.0wt%溶液,置于由两个同心圆柱所构成的结晶装置内,均匀转动装置内的转子,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