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之设计美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美学之设计美汇编

现代进景观设计境界之美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境界之美 平面设计境界之美 封面设计境界之美 服装设计境界之美 服装设计境界之美 美国著名法裔设计师雷蒙德.罗维设计的可口可乐境界之美 四、设计美的境界高低和文化层次的高低紧密相关,一般文化分为三个高低层次: 1)文化情调: 2)文化心理: 3)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构成设计美最高境界的核心层。凡是能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深刻的文化精神的作品,就可以说是达到最高境界设计。 五、如何在设计中营造美的境界 1、加强设计师自身文化修养,使其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等不断的提升。 2、在设计中,通过形态、材料、色彩、肌理等因素,运用一定方法与手段使设计品在具有功能性的同时具有审美想象与共鸣。 营造设计美的方法: 迪拜钻戒旅馆 迪拜棕榈岛 现代建筑 湖州太湖喜来登大酒店 1)移情法,是指设计师将自己的感情注入产品形态,使自己的主观感情与造型物的客观形体具有一致的意境。 2)夸张法,则是对造型物进行典型性格的夸张,创造出形态的动态视觉效果,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振动。 在设计中赋予产品以美的境界,则是给产品注入了生命力,增强了感染力,从而使人在加深对产品形态的认识和理解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夸张在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意境在产品形态上的体现 具有鸡蛋美感造型的椅子 6、设计美的境界为什么可以引起强烈的美感 1)设计品中具有生动的形象性 2)设计品中包含设计师的情感 3)设计品中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4)设计品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思考题: 1、简述设计美的特点、理想、意境以及目标消费群。 2、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设计美境界的高低与文化层次的高低紧密相关,文化的三个不同高低层次是指哪三个方面? 本课内容目录 设计美的特点 设计美的理想 设计美的境界 ◎本章的教学目的: 了解设计美学的特点、设计美的理想、设计美的境界,掌握其基本原理与规律,培养设计师自身素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美的特点 难点:设计美的境界 第三章 设计美 第一节 设计美的特点 一、对“设计美” 的理解 设计美指经过艺术设计物化在设计品(产品)上的美。 二、设计美的特点 1、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设计美这种形态之美一般都是由多种美的种类构成,是各种美的整合体。 形成多元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审美对象的丰富性和审美主体需求的复杂性 1)审美对象的丰富性 体现在艺术设计形态中的设计美范围非常之大,扩展到人、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今天的生活一步也离不开设计,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把钥匙,都是设计下的产物。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与设计密切相联。即使是单一的设计对象,也具有美感的丰富性。 如黑幕下荧光广告中的设计美不但包含内容性、思想性之美,还包含有科技之美,喻含着社会的祥和与安宁之美等。 2)审美主体需求的复杂性 人作为审美主体,不但具有物质上的需求,而且还有精神上的需求。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养不同、宗教信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等等,对设计的产品、设计的内容、设计的风格、设计的尺度等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指定。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空气 水 食物 住所 2)安全需要---安全 保障 有序和可知 3)社会需要---爱 关怀 归属 4)尊重需要---自我尊重 他人尊重 5)自我实现---成就 个性 乐观 丰富 幽默 休闲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揭示: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在满足低级层面的基础上,才能向上一级需要发展,呈现从低级向高级逐渐的发展过程。 启示: 作为设计师,在产品设计前应对市场、消费对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准确定位,做到有的放矢。 2、社会性 1)社会性是指设计美具有大众、广泛的受益群,设计 美感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 设计要有目标消费群,目标消费群是指具有特定心理、生理、特征、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消费需求有共同性的一类人。 目标消费群对美感的需求也有趋同性,设计师以美感的普遍性作为理论基础,去创造富有社会性的设计美感。 2)设计美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设计美感具有规律性和一定的可预测性。 规律性是指目标消费群在一定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