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所属朝代:宋代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_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注释
①“老子”三句:诗人自谓。东晋庾亮镇武昌时,曾与僚属殷浩等人秋夜
登南楼,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吟诗宴饮
,谈笑甚欢。作者用以描绘自己此次登南楼游乐的情景。②空敝黑貂裘:用《
战国策·秦策》的故事。苏秦游说秦王,十次上书均未被采纳,资用乏绝,所
穿黑貂皮衣服也已破旧不堪,只好离秦返家。这里比喻作者理想未能实现。
③酾酒:酒。④蟾兔:代指月亮。
赏析
词云:“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其实他是“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
”,在《吴船录》中他确是“细数”过中秋的十处地点。想起以往十处中秋情
景,就为此夕提供了一个对比的对象。此夕如何?“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
头。”“新梦”,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应,并传达了惊喜之情。“黄鹤
旧山头”指黄鹤山,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故名。中间嵌以一个“旧
”字,似有这样意味:昔人已乘黄鹤去,此日他来仙地游,然则他也是仙矣
,他之“新梦”、“忽到”,不也像乘黄鹤飘然而来吗?同时他写的《鄂州南
楼》诗道:“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也有此意味。“老子个中
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此地不仅是仙地,还留有历史遗迹。东
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曾在秋夜登上此处的南楼,与僚属吟咏谈笑,高兴地说
:“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显然这里以庚亮作比
,又是重演九百年前的南楼会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后人登临前
人的旧地,除历史沧桑感外还会由仰慕而生出自豪感,古人做到的事我也做到
了,何况作者此时地位亦复与庾亮不相上下。所以他也说:“老子于此兴复不
浅也!”“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因为“天无纤云”,月明星稀,更显
出那轮明月(玉镜)的明亮,它的亮色掩住了一切背景,使得它就象悬浮于空
际一样。这两句是对月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月色甚奇”,同时也写出了自
己的怡情。“玉镜独空浮”,他的神思全然贯注到这轮明月上了,“独”,既
表示了月在天际的存在,也表示了月在他心中的存在,他也要跟月一道“浮
”了。大凡如此月夜,人们凭高望月,每每会生出超凡脱俗之感,何况在这仙
迹胜地呢。写到这里,可以回答:“今夕如何”,真是平生少遇啊!
下阕仍写月色。“敛秦烟,收楚雾,熨江。”视野更开阔了。“秦”,泛
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汉一带。江北江南,长烟一空,皓月当空
,月下的江流就象一匹熨平的白练,这景象又是多么柔美。“熨”字下得神奇
,又十分生动,使人想起那种平滑之状,与苏轼“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当他神思飙举、游思漫
疏之际,忽然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离合
”,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意分裂。眼下情况仍然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
着无边的“清愁”。这“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当夜南
北许多像作者这样满怀忧国之情的人的下样望月的人的。这两句是情绪的陡转
,但也是有来路的。前面的“秦烟”、“楚雾”已暗示作者在放眼北南两方
,就有可能产生河山之异的感触;起拍的“细数十年事”也有这样的内蕴
,“十处过中秋”就有一处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阳过的,自在此时联想之中。注
意句中的“依旧”,可指靖康之后,也可指自使金以后的八年。下面又联想到
自己的身世:“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姮娥“,即嫦
娥。”空敝黑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