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维普资讯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6,23(6):647—650
JournalofZhejiangForestryCollege
文章编号 :1000.5692(2006)06—0647.04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陈双林 ,杨清平 ,汤定钦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2+浙江林学院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小佛肚竹 Bamb~a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 出
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 7 1()月,达 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 出笋数 占总
出笋数的70%以上 ,而末期历时 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序变化呈 “慢一快一
慢”的节律 ,以历时20d,平均生长量2.60cm·d 的高生长盛期最快,阶段高生长量 占新
竹高度的65.4%;各 出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 ,平均高生长期为62d,明显
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图1表 2参 l1
关键词 :植物学;小佛肚竹 ;出笋期 ;幼竹 ;高生长
中图分类号 :s718.3 文献标识码 :A
小佛肚竹 Bomb¨。entr/coso是我 国著名的观赏竹种 ,自然分布于福建 、,一东和广西 ,现全国各地
;--5~世界多国有引种…,合轴丛生型,具正常秆形和畸形秆形2种秆形,后者常用于植物盆景制作和
庭院观赏栽培。在人工栽培中常常会 出现秆形的变化,即畸形秆变为正常秆,影响观赏价值。 目前,
国内外就小佛肚竹生物学、生态学的研究少 有涉及 ,为了给小佛肚竹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浙
江省人才基金项 目 “特形竹秆形变异分子c兀.理及人工调控技术研究”,笔者开展 了小佛肚竹 出笋及竹
笋 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富阳市渌渚镇罗桥村 ,属 中亚热带 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为亚热带季风性气
候。年平均气温为 16.1cc,最热月平均气温28.7cc,最冷月平均温度 3.6℃,极端高温41.2℃,极
端低温 一17.4℃,10~20℃的持续天数 182d,年均无霜期 230d。年平均降水量为 1426mlYl,降水量
随季节变化,7~8月为季节性干旱期。年平均蒸发量 I392iTlm,年平均相对湿度 79%。全年 日照时
数为 1995h,总辐射量460kJ·cm 。试验地原为种植水稻 Oryzasativa,油菜 Brassicacampestris等农业
经济作物的耕作地 。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砂质黄壤,土层厚度 80cm以上,pH5.5,有机质质量分数
为43.0g·kg“。,水解氮 l76.5mg·kg ,速效磷 30.1mg·kg ,速效钾 307.5mgkg
收稿 日期:2006—07一ll;修回日期:2006—09-05
基金项 目:浙江省人才基金资助项 目(R303420);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项 目(2003C22025)
作者简介 :陈双林 。副研究员,从事竹林生态等研究。E-mail:cslbamboo@126.cornu
维普资讯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6年 l2月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竹林
试验竹林为2003年3月移小佛肚竹畸形秆母竹分单株营造 ,母竹地径 1.0am以上 ,截顶 ,留枝
3~4盘枝 ,高度 2Ocm左右 。初植密度为4500丛 ·hm~,面积 0.1hm 。主要抚育措施为幼林期每年
春天和初夏各中耕除草 1次;出笋期间每隔 1月共 3次环状沟法施入氮磷钾养分含量各占l5%的复合
肥,每次丛施0.2kg;除退笋外,其他竹笋均留笋长竹。2004年笋期后成林,分出笋前、笋期 2次环
状沟法按丛每次施人 0.4kg复合肥 ;及时挖除退笋和地径小于 0.5cm的弱小笋;新竹抽枝长叶前,
剪除正常秆形新竹,立竹不截顶。仞冬盖 2层间隔的塑料膜 ,以防低温冻害,翌年3月揭去塑料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