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受器的换能和感受器电位
(三)毛细胞的换能和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①内淋巴电位(耳蜗内电位): +80mV (血管纹上皮细胞膜的“生电钠泵”使K+浓度是外淋巴的30倍左右) ②毛细胞静息电位: -70 mV(毛细胞膜内外150 mV) 相对于前庭窗为0记录电位,可记录到2个电位: 1.毛细胞的兴奋及其换能 毛细胞换能机制: 振动 ? 卵圆窗 ? 外淋巴液 ? 前庭膜? 内淋巴液 ? 基膜,柯蒂氏器的毛细胞与盖膜相对位移 ? 听纤毛弯曲 ? 毛细胞顶部膜张力改变 ? 膜通透性改变(对k+ 的通透性增加,K+由外淋巴流入毛细胞) ? 毛细胞局部去极化 ? 细胞底部递质释放? ? 传入纤维发放冲动频率? 。 2. 微音器电位和听神经的AP ①19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Wever和Bray首先发现微音器电位(CM) ,又称为魏-勃氏效应。 当把电极放在蜗窗附近并加声音刺激时,可以记录到与声波同形的电位变化,如果把这种电位放大输入扬声器中则可通过扬声器听到与所加声音相同的音响。因此,这种电位叫做耳蜗微音器电位。 ②1960年,Davis提出了解释CM产生机制的可变电阻学说 四、听觉中枢 第四节 前庭器官和平衡感觉 一、前庭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椭圆囊(斑) 球囊(斑) 半规管(壶腹嵴) 位觉斑、耳石器官 感受细胞:毛细胞 椭圆囊斑 球囊斑 耳蜗 半规管壶腹嵴 半规管壶腹嵴 囊斑的结构 二、前庭器官的功能(前庭感觉、平衡感觉) 1、感觉人体头部位置及人体移动时的速度变化。 2、调节肌肉紧张,维持姿势平衡。 3、调整眼的运动,使人在运动时,眼仍能注视空间某一物体,判别体位方向和看清物体。 *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及其感觉作用 椭圆囊斑(水平位): 头部位置及水平方向上直线变速运动 头部位置及垂直方向上的直线 变速运动 壶腹嵴: 头部旋转变速运动 球囊斑(垂直位): 椭圆囊斑(水平位) 球囊斑 (垂直位) 椭圆囊斑的功能 *四、眼振颤及其它有关反射 眼振颤 前庭植物性反应(美尼尔氏综合症) 第五节 嗅觉与味觉 皮肤感受器 作业题 一、名词: 1.简约眼 2.近视 3.视野 4.视敏度 5.感受野 6. 听阈 7.暗电流 二、简答题 1.简述物体由远向眼移近时,眼所发生的调节 2.简述三原色学说的主要内容 3.简述行波学说的主要内容 * 传入 * 传入 * 传入 * 传入 1、视敏度(视力) 眼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通常以所能分辨最小视角的倒数表示。临床规定最小视角为1`时,视力正常,定为为1.0。 (三)视力与视野 2、视野 单眼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0.004mm 三、视色素及光化学反应(光化学换能) 1878年,W. Kuhue提取出视紫红质.视杆细胞外段膜上密度高,对500 nm的光吸收最强。 视紫红质:视蛋白+视黄醛 视色素循环 四、光感受器细胞的光转换(光电换能) ① Ca2+假说:光 ? 打开膜上Ca2+通道 ? 盘内Ca2+释放 ? 阻塞受体通道 ?暗电流? ② cGMP假说:视紫红质(1) ? 光视紫红质(1) ? G蛋白激活(500) ? PDE激活(500) ? 水解cGMP(500×1000) ? [cGMP]? ? 钠通道关闭 ? 暗电流? 膜电位超极化 ? 终足神经递质释放 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外段视盘膜Na+通道关闭,Na+内流↓ cGMP分解,cGMP↓ 激活磷酸二酯酶(效应器酶) 激活G蛋白(Gt,传递蛋白) 变视紫红质Ⅱ 视紫红质 1个光量子 *视锥细胞和颜色视觉 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在人脑引起颜色的主观感觉。人眼可分辨约150种颜色(波长3~5nm的改变)。 1801年,Young提出红、黄、蓝三原色学说, 1850年,Holmholtz对该学说修正: 三元色学说: 该学说设想,在人的视网膜内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和相应的三种感光色素。当三种细胞受到同等刺激时,便产生白色感觉。其他色觉是这三种视锥细胞受到不同强度比例的合并刺激并上传到视觉皮层后所产生的。 五、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一)神经节细胞的光反应模式 (二)视网膜不同细胞的光反应 神经节细胞的突触组成视神经,在垂体前方汇合成视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到对侧,与来自另一眼颞侧的不交叉的纤维合并成视束,抵达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再发出纤维止于大脑初级视觉皮层(VⅠ区,17区、纹状区)。 六、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通路 来自颞侧半视网膜的纤维不交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___班座号-潮州国中.DOC
- 年级高一()姓名模块选修3-1时间2012-5-15课题第一章静电场.DOC
- 年班号姓名:一、选择(共分)()1关于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叙述,下列.DOC
- 年轻人为什么也要养生和保健.PPT
- 并行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建模.PDF
- 幼儿园环境创设!环境保护论文论文.DOC
- 并首次实现 - 中国物理C.PDF
-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障碍的矫正-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PPT
- 广东万绿湖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亚热带植物科学.PDF
- 广东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海洋学报.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