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讨.docVIP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讨.doc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讨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席卷而来,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技术不断更替出现,培养人才的科学创新思维显得格外重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发展壮大的希望,学生的思想理念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该文从个人兴趣、想象思维以及实践操作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教育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方向。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发掘新事物的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科学课作为一门涵盖面较广的综合学科,展现了一个上至天文宇宙,下至自然生活的真实奇妙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有更多更快捷的途径去了解科学知识,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发现一些常人忽略的信息,我们应当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一、刺激学生的个人兴趣,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   兴趣是尝试去了解任何一个新学科,新知识的前提,就像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彼岸的大门,在人好奇求知本性欲望的驱动下,一步步朝新的方向迈进。激发学生对于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兴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事物的本质是在人类无数次的观察中探知的,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无一不都是生活中勤于观察、喜欢思考的求知者。   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如此,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热爱读书,尤其是操作性强的科普读物,并且在受到启发后总是动手制作些奇特的小玩意,比如风车、木钟等等。牛顿也喜欢思考,小时候的他总是仰望着星空,看着浩瀚无垠的星空,皎洁明亮的月亮,他就经常在想:为什么天空上的这些美丽的东西掉不下来?有时,牛顿在花园散步,也会逐渐陷入沉思中,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正是因为苹果砸到牛顿后,牛顿并未把这当作一件生活小事看待,而是思考并且继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深入地探讨,最终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对于我们而言,也应当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经常提出疑问,才会更好地看清楚事物的本质。   在我们的实际课程教学中,比如,《花和果实》这一章,在课堂上关于植物的理论知识应该给予相应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功效等,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我进行观察,需要他们学会观察植物,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直观的接触,不仅使得学生对植物有了自身的独特认识,而且对于观察植物或者此类的科学探索活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加主动地参与科学观察,自觉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二、拓展丰富的想象空间   天马行空的想象思维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指引我们向世界的深处去探索。创新思维是覆于想象力之上的,它是在发现新事物后大脑得以建构起抽象模型的基础,只有想象之后产生了新的方向概念,接着在自然或者社会的发展规律制约下,着手于创造新的事物。   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放与发散,并且寻求差异,提出设想,把众多的现实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想象力的发挥没有范围,也没有固定的方向,因此需要学生对生活敏感,从生活中随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循序渐进地形成科学创新思维。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水往高处走》这节课时,我们都知道由于重力作用水都是往低处流的,但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水也会往高处走。我们把蜡烛粘到盆底,盆里装上适量的水,然后点燃蜡烛,等火烧得非常旺的时候,用玻璃杯扣住?烛,这时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了。如果我们仅让学生知道是蜡烛消耗了氧气,气压降低的结果,并不能让学生对这个小实验有着深刻认识,而实践操作却充分让其想象力得到了释放。   三、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   皮尔杰曾提到过思维与动作的关系,他认为人的思维都始于动作,一旦动作失去了,思维就无法发展。所以,在教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水变成了》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的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水从无味到有着淡淡的咸昧的一个过程,水是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物质,且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水是无滋无味的,而加入了盐之后,水就可以变成咸的,这表明水是可以溶解物质的。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只是老师讲述课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但是如果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譬如,在《水变成了》这一课程中,引导学生往水里加入盐或者糖,然后搅拌溶解后让学生分别品尝加糖或者盐前后的水,并叙述其中的味道,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的会更多,培养自身思考发现的能力,敢于挑战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事实上,科学课本身就是一门操作学科,应当让学生积极动手,从实践中学习。在我们的小学自然课本上有制作各类植物标本的课程,课本上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搜集不同形状种类的树叶,然后自己制作标本再带来学校。但是,如果是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学生很少能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而仅仅把这个当作一项作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