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用药安全.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药用药安全.doc

  浅谈中药用药安全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医学文献和各种相关医疗新闻报道,对中药用药安全进行归纳整理,为中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安全有效地使病人得以治疗康复的前提。中药成分复杂,中西配伍应用也日趋密切,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更应该注意,尤其其中中药注射剂不应轻易与其它药物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往往容易忽视中药的副作用,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但是不尽然。 1近年来中药用药安全的现状[1][2] 从2000年6月的广防己与泌尿系统癌症的事件牵涉出马兜铃酸的事件[3];2003年2月的关于含有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事件;2004年的含有千里光属(植物)的内服药物在英国禁止销售、供应或进口;2006年的我国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2006年8月国内又提出了关于中药中汞、砷含量的限量问题如牛黄解毒丸(片)等中成药的安全问题。这些事情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对中药用药的安全存在问题。 据相关资料调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UMC)从1968年到2002年6月期间,收到怀疑因植物药(中药)引起的ADR(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就达1500份,占全部ADR监测报告的53%。我国药监局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在近十年收到的与中药有关的病例数和死亡数就约占总报告数的5%;自1990年至1997年中,全国123种医学、药学期刊及高等医学院校的学报统计中,有关中药的ADR就约有2546例之多。中药用药安全性问题已不容忽视。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去年第三、第四季度药品质量公告。经抽查,我省第三季度发现不合格药品433个品种1700批。其中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发现不合格率最高时,竟达到79.9%;其中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1113批,不合格284批,不合格率为25.5%。在日常监督抽检中,中成药品抽检452个品种911批,95个品种191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1.0%;中药材(饮片)抽检108个品种259批,82个品种207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达79.9%;但对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了1205批,不合格100批,不合格率为8.3%。药监部门表示必须对中药材重点监管。 对中药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调查表明:1960~1993年有关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为184例,占中成药的24.4%,死亡10例,占5.4%。在1995、1996、1997三年中有关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分别为103例、184例和163例,分别占中药(不包括汤剂)的25.5%、19.5%和21.3%,报道比例较高的有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茵栀黄、脉络宁、蝮蛇抗栓酶等。[4] 西药的不良反应为人们所共识,但中药的副作小或无副作用,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的这种错误理念导致下中药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屡屡出现许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了解中药的用药,总结造成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合理使用中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势在必行。 2造成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5][6][7] 中药一般包括三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合理用药的标准有五条(5R):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正确的时间。SH(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1997年提出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包括: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疗效、安全性、作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调剂无误(包括信息提供),剂量、用法、疗程妥当:病人依从性好。 21中药材[8] (1)药材品种混乱及混用现象:中药中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其含量成分密不可分。由于我国中草药种类繁多及其历史渊源,许多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多有发生,使得中药许多品种运用混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副作用。例如由于使用关木通引发的肾毒性。 (2)药材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药材也一样,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材使用恰当、剂量准确、按照医嘱服药,能起到治疗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毒副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多为毒性药物不宜久服。列如川乌、附子、地龙等,都是大毒,但是却有疗效。中药的用量很讲究,需要拿捏准确,按照医嘱服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3)药材不按炮制要求用药:大多中药需要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中药炮制能降低毒性、提高疗效、改变药性,如生半夏大毒,炮制后毒性降低。但是炮制不当也会产生许多毒副作用,要按照药典进行对照,如朱砂一半采用飞水法进行炮制得到红色细分,如果变黑就是产生了游离汞等毒性成分。 (4)药材的选择配伍不当:应注意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现在中西医结合飞速发展,也要注意中药与西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