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北沙巴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地质力学学报
第20卷第4期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Vol20 No4
2014年12月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Dec. 2014
文章编号: 1006⁃6616 (2014) 04⁃0404⁃09
西北沙巴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1,2 3
马良涛 , 李世雄
(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7;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83;
3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430100)
摘 要: 以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 在构造、 沉积、 石油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 从典
型油气藏解剖入手, 构建了西北沙巴盆地3种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 即岩性型、 地层
型和滚动背斜型油气成藏模式。 盆地经历了裂谷期、 挤压反转期和拗陷期3个演化阶
段, 发育Stage I、 StageⅡ、 StageⅢ、 StageⅣ等4 套新生代沉积地层。 盆地以StageⅣ
泥/ 页岩为主要烃源岩; 有利储集层为由StageⅣC、 StageⅣD、 StageⅣE砂岩构成的上
砂岩单元、 由StageⅣA砂岩构成的下砂岩单元及StageⅣC/ ⅣD地层滑塌形成的深水
浊积砂体; 空间配置方面, 烃源岩与储集体平面相接、 空间叠置, 为油气运移成藏提
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油气富集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综合分析, 认为 “内带” 构造区的
地层油气藏及 “外带” 构造区的岩性油气藏是盆地未来的油气勘探重点。
关键词: 西北沙巴盆地; 油气成藏要素; 成藏模式; 有利勘探区
中图分类号: TE1223 文献标识码: A
西北沙巴盆地位于波罗洲北部, 为渐新世—早中新世南沙地块向加里曼丹岛俯冲碰撞而
[1~2] 3 2 3 2
形成的前陆盆地 。 盆地总面积473 ×10 km , 陆上部分 106 ×10 km , 海域367 ×
10 km , 是东南亚油气勘探的重点盆地之一。 本文在油气成藏要素分析及重点油田解剖的3 2
基础上构建了盆地的油气成藏模式。
1 基础地质特征
11 构造单元划分
西北沙巴盆地陆上以克鲁克褶皱逆冲带 (拉让—克鲁克褶皱逆冲带向东的延伸) 为界;
西巴兰断层为其西南边界, 该边界是北西向Tinjar走滑断层向海域的延伸; 盆地东、 西边界
分别为Strait Balabac断层和Morris断层 (MF), 后者是西北沙巴盆地与东巴兰三角洲的分界
[2]
线 (见图1) 。 盆地可划分为7个具有不同构造样式和沉积特征的构造单元, 分别为克鲁
克褶皱逆冲带 (CFTB)、 内带、 外带、 东巴兰三角洲、 逆冲席、 西北沙巴海槽及西北沙巴地
[2]
台 。 其中, 内带又被KMF断层 (Kinarut⁃Mangalum Fault) 和Kinabalu 山顶峰分为南、 北
收稿日期:2014⁃06⁃22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专项30⁃1课题 (2008ZX05030⁃001⁃04)
作者简介: 马良涛, 男, 博士生, 主要从事层序、 沉积、 储层及石油地质等领域研究。 E⁃mail: maliangtao123@163com
通讯作者: 李世雄, 男,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沉积石油地质研究
第4期 马良涛等: 西北沙巴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 405
图1 西北沙巴盆地构造要素[2]
Fig1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Northwest Sabah Bas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