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抓好“四化”,提升青年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水平.doc
抓好“四化”,提升青年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必须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熟练掌握中学教育各项技能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对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有多种方式和途径。通过一节公开课,认识到抓好“四化”,可以提高青年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就工作一年来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四化;教学;青年教师
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必须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熟练掌握中学教育各项技能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对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笔者是一名高一青年音乐教师,在工作的第一年开了一节“以老带新”的市级公开课,课题为《从古典到浪漫》。一节课短短45分钟凝聚了笔者的很多心血,公开课结束后,市教研员、各区教研员及学科带头人对授课情况进行了点评,使自己收获很多。下面就开课以及工作一年来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古典乐派走向浪漫乐派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音乐作品产生兴趣和追求。
2.采用合作、探究、比较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感受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不同特点。
3.能哼唱《“惊愕”交响曲》《欢乐颂》等主题旋律,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成就。
【教学重点】
感受和了解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区分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音乐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
认识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巨匠(贝多芬、莫扎特、海?D),课件展示图片。
二、教学步骤
1.介绍海顿,课件展示
欣赏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惊愕”)
教唱旋律,感受旋律、节奏、结构的特点。
2.欣赏海顿《第一百零一交响曲》第二乐章(“时钟”)
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力度对比的特点。
通过海顿两首乐曲的欣赏,小结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
3.欣赏《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加深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特点的理解。
4.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交响曲第二乐章《欢乐颂》
感受歌曲的情绪,力度的对比,使学生初步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5.课件介绍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6.介绍肖邦
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简介乐曲创作背景。
通过教师演奏,讲解,乐曲欣赏,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7.表格对比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8.知识反馈
判断以下作品是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还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对学生本节课所学进行考查。
【评价与反思】
对在这节公开课上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思考了很多,结合了各位教育前辈的点评和反馈,笔者反思和提炼出以下“四化”,希望和青年音乐教师分享,共同来提高和完善音乐课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一)提问的精细化
第一例:教学过程中说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时候,笔者采用的例子是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播放《C小调革命练习曲》
教师:请学生选择符合这首乐曲情绪的词语(愤怒、喜悦、忧伤、欢快、震惊、柔美、具有冲击力)。
学生:愤怒、震惊,具有冲击力。
学生没有完全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答案是愤怒、震惊、忧伤,具有冲击力,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在这样的市级公开课上,自己紧张了,不知所措,于是打了一个马虎眼混过了这个问题的解释。课后某区的教研员点评时说道:“这样的问题会对学生有一定的误导,学生对这首乐曲的第一反应是节奏很密集,速度很快,直接判断情绪已经跨越了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感受。你可以从这些问题由浅至深提问,你感觉节奏是密集的还是疏松的?速度是慢的还是快的?再延伸到情绪的问题。学生在不知道这首乐曲创作背景的前提下,为什么一定要听成是忧伤的呢?为什么不能听成是欢快的、活泼的情绪呢?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一样,回答也会不一样。老师直接让学生按着设定的步伐走,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引导。”听了这位老师的建议后,我深受启发,以后提问题要从学生的第一印象角度去考虑,从他们对音乐的直观感受去理解,提问要更加细致一点。
第二例: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古典主义时期作品的理解,笔者用了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列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后一个问题:
教师:这段旋律是否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