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传染性法氏囊病.docVIP

2016北京高职院校新版兽医传染病学教案:传染性法氏囊病.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医传染病学 (Veterinary Lemology) 第六章 家禽的传染病 第十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1学时) (Infectious Bursul Disease, IBD) 重点:   1、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抵抗力   2、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和病变   4、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要点   经济意义:   ①鸡的发病和死亡   ②早期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的、长期的免疫抑。1日龄感染,ND抗体抑制最大,7日龄感染中度,14或21日龄感染抑制不明显,感染鸡对IBDV自身的免疫是正常的。   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肾脏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 病原   IBDV: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   4种病毒蛋白:VP1、VP2、VP3、VP4   血清1型:6个亚型,一个亚型包括所有的变异株   血清2型:无毒力,鸡、火鸡中的抗体均普遍存在   经典疫苗株:B69、R63、B29。   GLS变异株:仅有B29,缺R63、B69。   DS326:缺179、BK44、R63、B69 4个中和位点。   抵抗力强,碘化物0.5%的氯化铵,0.05%氢氯化钠能灭活。 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   环磷酰胺处理3日龄雏鸡   1、与法氏囊有关发病率均大大降低  外科手术切除4周龄雏鸡的法氏囊   2、3-6周龄的鸡易感, 3周龄以下的易感为感染后不表现临诊症状,但引起免疫抑制。   3、病鸡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在环境存活时间长,清除病鸡54天和122天后仍可以使其它鸡感染,小粉甲虫蚴可传播本病。   4、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速康复曲线,死亡率差异很大,3—5%、15—20%、60—70%,超强毒70%以上。 症状   1、啄泄殖腔(最早症状)。   2、打堆、腹泻。   3、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衰竭死。   4、亚型毒株或变异株表现亚临诊症状,死亡率低,法氏囊萎缩严重。 病变   1、脱水、胸肌颜色发暗,肌肉出血。   2、肾脏肿大(死亡鸡严重脱水),扑杀鸡正常。   3、法氏囊 ,3天开始水肿,4天重量和体积为正常的2倍,5天恢复正常,8天为正常重量1/3,出血、坏死、胶冻状黄色渗出液。   4、脾轻肿大,有弥漫性灰色小病灶。   5、腺胃、肌胃结合部出血。   6、VVIBDV 胸腺、盲肠扁桃体、脾脏、骨髓病变更严重,法氏囊病变相似。   7、变异株不能引起炎症反应。 诊断   1、病毒分离,经典IBDV:3-5天死亡,胚胎水肿、出血,变异IBDV→胚胎肝坏死,脾肿大。   2、琼脂扩散, 不能区分血清型,只能查出群特异性抗原。   3、间接ELISA, 包被病毒,不分血清型。   4、AC-ELISA ,免疫酶捕捉抗原。 防制   1、疫苗的选择   活疫苗   弱毒型:LuRert、BVM、LID228、L2株(美国)、PBG98(荷兰)、S706(法国)、TAD、GuLM(德国)对法氏囊无损伤,易受母源抗体干扰   中等毒力型:LKT、I/PV(美国)、D78(荷兰)、TADY(德国)、GP(匈牙利)、BJ836、B87、25/2(中国)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的损伤,能突破较高的母源抗体干扰。   强毒株:高毒力型,如初代25/2、J-1,对法氏囊损伤大。   病毒-抗体复合疫苗灭活疫苗。   组织灭活苗和鸡胚尿囊液灭活苗。   2、免疫程序及母源抗体的影响。   监测雏鸡母源抗体很难而诱发免疫失败。   3、疫苗与vvIBDV和变异株IBDV的关系。   经典可提供对vvIBDV的保护,剂量要大,不能提供对变异株BBDV的保护。   单向交叉保护 变异株→变异株   变异株→经典强毒株   4、建立一种可靠的抗原变异监测方法。 第十一节 禽脑脊髓炎(0.5 学时) (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 重点:   1、禽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2、禽脑脊髓炎的症状病变   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的震颤为特征,故又称流行性震颤。   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已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地区存在,虽然大多数鸡群最终将感染病毒,但临诊疾病的发生率极低。如果种鸡群未予免疫并在开始产蛋后被感染,则病毒的垂直传播可使子代产生临诊疾病。 病原   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AEV)属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无囊膜。   AEV的不同毒株间无血清学差异,但野毒株和鸡胚适应毒株之间有明显生物学区别。野毒株的致病性有差异,都嗜肠道,易经口感染雏鸡,从粪中排毒。有一些野毒株嗜神经性较强,在幼雏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