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章 两栖纲1
静脉系统 ??? 无尾两栖类的静脉系统有两个特点: (l)前、后腔静脉代替了鱼类的前、后主静脉;(2)腹静脉代替了鱼类的侧腹静脉 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前腔静脉一对(接收颈外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代替了鱼类的前主静脉 。后腔静脉一条,代替了鱼类的后主静脉 ??? 两栖类的静脉系统具有门静脉系统,包括:肝门静脉和肾门静脉 * * 18.2.8 淋巴系统 ? 包括: 淋巴管(无瓣膜)、淋巴窦和淋巴心等,不具淋巴结。在身体某些部位,淋巴管膨大成为淋巴窦 。 青蛙具有两对能搏动的肌质淋巴心 (胸部和尾部),作用是压送淋巴液通过静脉回心脏。 淋巴器官---脾脏 :破坏衰老的红细胞,制造淋巴细胞 。 * 蛙的皮下淋巴窦 后淋巴心 前淋巴心 * * 18.2.9 泄殖系统 排泄系统:一对肾脏(中肾) 输尿管(中肾管) 泄殖腔、膀胱 雄性:精巢,输精小管,中肾管, 贮精囊 ,脂肪体 生殖系统: 雌性:卵巢 ,输卵管 ,喇叭口 , 子宫 ,脂肪体 * 脂肪体 输精小管 肾小管 尿殖管口 膀胱口 膀胱 尿殖管 肾上腺 睾丸 肾 蛙的雄性泌尿生殖系统 (中肾管) * 排泄系统 青蛙具一对肾脏(中肾),位于体腔后部,脊柱的两侧,为暗红色的长形分叶体,在其外缘靠近后端处各连有一条输尿管(中肾管),通入泄殖腔的背壁。在雌性,中肾管仅作输尿之用;在雄性,中肾管除输送尿液之外,还兼充输精管之用。蛙的膀胱壁很薄,而容积很大,在发生上属于泄殖腔膀胱(cloacal bladder),系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 巨大的膀胱一方面作为贮存尿液之用,一方面执行重吸收水分的功能。 肾脏除了有泌尿的功能之外,还有调节体内水分,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作用。 * 雄蛙的生殖系统 雄蛙的生殖器官包括一对卵圆形的精巢(蟾蜍的精巢呈长柱状 ),位于肾脏之内侧。由精巢发出许多细小的输出精管,通入肾脏的前端,连接中肾管。蛙不具单独的输精管,中肾管兼作输尿和输精之用。中肾管在进人泄殖腔之前膨大成贮精囊(seminal vesicle),为贮存精液之用。雄性蟾蜍仍保留着很清楚的输卵管,这是退化状态的牟勒氏管。蟾蜍在精巢的前端具有毕氏器。 雄性无尾两栖类,胚胎期毕氏器是普遍存在的。胚胎期的精巢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即称毕氏器,一般在性成熟之前即行消失;后部则形成精巢,产生精子。 * 雌性的生殖器官包括一对卵巢,其形状和大小随季节而不同,在生殖时期,卵巢内因含大量黑色卵子而胀大,卵排出后即缩小成多褶皱的形状。输卵管一对,位于体腔之两侧,为白色迂回的管道,沿此管向前追溯至肺底的两旁,每管在此各有一带纤毛的喇叭状开口,名喇叭口(ostium),输卵管的后端向泄殖腔开口。卵成熟后穿破卵巢壁落入体腔内,靠腹肌的收缩以及喇叭口纤毛的作用,使卵子进入喇叭口,沿输卵管下行。输卵管壁富含腺体,当卵子通过输卵管时即被腺体所分泌的胶状物质所包裹,再下行入子宫(uterus)内暂时贮存。等到交配时,始排出体外。 雌雄两性皆有脂肪体(fat body or corpora adiposa),位于生殖腺前方,为一对黄色呈指状的突起物,内含有大量脂肪,为贮存营养的结构。 雌性的生殖系统 * 喇叭口 脂肪体 肾上腺 卵巢 肾 输卵管 输尿管 膀胱 输卵管孔 输尿管孔 泄殖腔 蛙的雌性泌尿生殖系统(单侧) 子宫 * * 蟾蜍卵带 * 蛙的发育 * 18.2.10 神经系统 1 、神经系统 脑与鱼类基本相似,分为五部分。中脑视叶发达,构成高级中枢。大脑半球的分化比鱼类明显,脑顶部出现神经细胞即原脑皮。脑神经均为 10 对。 蛙的脑 Ⅷ 第一对脊神经 背面 腹面 * 嗅神经 视交叉 Ⅲ 脑垂体 Ⅳ Ⅴ Ⅵ Ⅶ ⅨⅩ 嗅叶 大脑半球 间脑 视叶 小脑 延脑 Ⅷ 蛙的脑(依维德尔斯海姆) * 蛙的神经系统背面观 嗅神经 嗅球 视叶 第四脑室 延脑 脊髓肩膨大 脊髓腰膨大 大脑半球 小脑 尾丝 松果体 间脑 蛙的神经系统背面观 * 嗅神经 大脑半球 视神经和视交叉 视叶 臂丛 体壁脊神经 腰荐神经丛 交感神经链 尾丝 蛙的神经系统腹面观 嗅叶 漏斗 脑垂体 延脑 * 19.2.11 感觉器官 两栖类的幼体和鱼类一样,都是通过侧线系统接受外界的压力刺激。 但在变态中,除部分水栖类型的成体外,侧线系统即行消失,转变为陆地生活后,视觉、听觉器官、嗅觉就成为主要的感觉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