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__地下水的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___地下水的运动

一、概念 2.层流和紊流 对于孔隙岩土层用巴甫洛夫斯基公式: vc=Rc(0.75n+0.23)v/d10 vc——临界渗透流速;Rc——临界雷诺数,对于同类结构的岩土层,其值相同,一般取7~9;n——岩土层的孔隙度;v粘滞运动系数;d10——土的有效直径。 当vvc时,地下水呈层流状态; 当vvc时,地下水呈紊流状态。 对于裂隙岩层,临界水力坡度Ic: Ic=0.00252(1-0.96a0.4)(1+6a1.5)/b b——裂隙宽度,cm; a——裂隙相对粗糙度,a=e/b; e——裂隙绝对粗糙度。 4. 地下水运动的空间变化类型 承压含水层的单向运动 4. 地下水运动的空间变化类型 若固定平面是水平面时,该平面称为平面的平面流; 若固定平面是一铅垂面时,则称为剖面的平面流 空间流(三维流) 一、结合水运动基本规律 罗查公式 v=K(I-I0) 式中 I0——起始水力坡度:克服结合水抗剪强度,使之发生流动所具有的水力坡度。 二、结合水抗剪强度的分布 抗剪强度靠近土粒表面,变化较快;远离土粒表面,变化较慢。(与距离成反比) 抗剪强度还受土粒形状、大小、矿物成分、水的pH值、水中离子成分与浓度、水的温度等因素影响。 二、结合水抗剪强度的分布 结合水含量主要取决于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而吸附能力与岩石的比表面积或分散度有关。 三、结合水运动与越流渗透 A点向B点垂向渗透,粘性土层厚L,A、B点水头分别为H1、H2,渗透系数为K;则 式中(H1-H2)/L=I; II0时,v=0,不发生渗透; II0时,v0,即产生渗透 第三节 包气带水的运动规律 将细小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水会在管中上升到一定高度才停止,这便是固、液,气三相界面上产生的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有关。 因此,此时弯液面下的液体实 际承受到的表面压力(实际表 面压力)P=Pc+Pa,此中Pc 为大气压力。 实际上,任何形状的弯液面所产生的附加表面压力Pa都可以用拉普拉斯方程式表示: 当液面为凸形时,附加表面压力是正的。此时,实际表面压力P=Pc+Pa;如液面为凹形时,附加表面压力是负的;故实际表面压力P=Pc—Pa。平的液面,不产生附加表面压力,故实际表面压力P=Pc。 (1) 附加表面压力 当R1=R2=r 时(r — 毛细管半径) , Pa=2a/r或 将Pa换算为以m为单位的水柱高度,以Po表示 Po=Pa/(ρg)=4a/(ρgD)≈0.03/D Po —毛细力;D—毛细管直径 (2)最大毛细上升高度ho ho=Po≈0.03/D 如将砂柱换以粘性土土柱,服从于下式: 当L较小时,I远大于I0,毛细上升快。随着L加大,I变小,愈接近I0,则毛细上升变慢。毛细上升达到一定高度时,I=I0,即: 毛细上升停止。此时L=h0,将代入上式得 粘性土中,最大毛细上升高度h0与以水柱高度表示的毛细力P0,在数值上不等,h0P0。颗粒愈粗,I0愈小,h0则愈接近于P0。若I0=0,则上式变为h0=P0,与砂性土一致。 实际观测表明,砂土的较小,一般为0.5~l米,粉质亚砂土、粉土的h0大,一般为2~3米,个别可达3~4米。这一部分松散岩石,或者由于不存在I0 (如砂土),或者I0很小,故均符合“颗粒愈细,孔隙愈小,h0也愈大”这一规律。 影响地下水入渗与蒸发过程、地下水面形状及水流方向和速度 导致污染渗流模式复杂化、污染扩展范围增大 饱水带 总水头 H=Z+h 式中Z — 位置水头 h — 压力水头 包气带 任一点水头 H=Z-hc 式中hc — 毛细水头 毛细水头hc=h(θ) 定性流网绘制 已知边界 a—湿周 b—隔水边界 c\d—水位线 等水头线 、流线与各类边界的关系 定性流网绘制 1)寻找已知边界(湿周,隔水边界,水位线) 2)分水线、源、汇的确定 3)画出渗流场周边流线与条件 4)确定等水头值,中间内插 河间地块流网的绘制 流网的意义 解释水文地质现象 判断地下水系统内部结构 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径流特征 计算渗流场任意点的水头、压强、水力坡度、渗透流速等 据流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