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西地区叠加型前陆盆地沉积环境演化模式研究资料.pdf
中 国 石 油 勘 探
第21卷 第6期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16年11月
DOI: 10.3969/j.issn.1672-7703.2016.06.0011
湘西地区叠加型前陆盆地沉积环境演化模式研究
1 2 1 1
李 斌 罗 群 胡博文 晋常昊
(1 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 要:湘西地区从南华纪以来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南华纪—志留纪末期海相前陆盆
地形成阶段和泥盆纪—早白垩世陆相前陆盆地形成阶段。其沉积环境演化模式为:海相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
大陆裂谷碎屑岩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碎屑岩陆棚—碳酸盐岩陆棚—碳酸盐台地阶段、前陆盆地早期海相复理石阶段、
前陆盆地晚期海相磨拉石阶段,缺失前陆盆地晚期陆相磨拉石阶段,且前陆盆地晚期海相磨拉石阶段短暂,前陆盆地
早期海相复理石阶段长久。陆相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大陆裂谷拉张碎屑岩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碳酸盐台地—
台盆阶段、前陆盆地早期海相复理石阶段、前陆盆地晚期陆相磨拉石阶段,缺失前陆盆地晚期海相磨拉石阶段,且前
陆盆地早期海相复理石阶段短暂,而前陆盆地晚期陆相磨拉石阶段长久。两次前陆盆地形成过程的差异受控于构造运
动中古地理位置:第一次海相前陆盆地受控于其东南缘华南洋的形成、发展与消亡,为近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前陆盆地;
第二次陆相前陆盆地受控于北部勉略洋的形成、发展与消亡,为远被动大陆边缘陆相前陆盆地。湘西地区复合叠加型
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反映了整个扬子地台边缘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对应于两次威尔逊旋回。
关键词:前陆盆地;被动陆缘;复理石;磨拉石;沉积环境;湘西
中图分类号:TE111.1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model of superimposed foreland
basin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1 2 1 1
Li Bin , Luo Qun , Hu Bowen , Jin Changhao
(1 Shenhua Geology Expl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2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Abstract: The western Hunan Province has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large-scal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oreland basin, i.e. the Nanhua-
late Silurian when the marine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and the Devonian-Early Cretaceous when the continent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As for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model, the marine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and evolved through the stages of continental
rift clastic rocks,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