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报告编织工艺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报告编织工艺馆

台 中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編 織 工 藝 館 科目:展示設計實務 班級:夜二視傳三A 姓名:李 昭 玟 學號:936R007 目 錄 編織工藝展覽館 概述 展覽館相關資訊 簡介 編織工藝定義 展覽場地介紹 館藏精品分類 分析與結論 ◎ 編織工藝展覽館 概述 展覽館的源起。是由於台灣位於東北亞、南亞、東南亞與大洋洲之交通樞紐地區,自古以來與世界各族來往瀕繁,並先後歷經原住民族群、漢民族與大和民族等之經營,因此無論政治、經濟、工藝、文化發展等皆呈現多元化的樣貌。處亞熱帶地區擁有相當豐富的纖維植物,如苧麻、黃麻、鳳梨纖維、香蕉纖維、藺草、竹、藤、月桃等,早期曾發展出各項編織工藝以提供生活或宗教禮儀或觀賞娛樂所需,並進而繁榮地方產業或成為地域性特色,諸如竹山、關廟的「竹編」、彰化的「和美織」、原住民的苧麻染織、月桃工藝等,或提供世界貿易之需,或蔚為重要的原始藝術領域之列,特別是藺草編織之「大甲帽」,行銷日本、南洋、歐美等地,使台灣有「草編王國」美稱。 縣自清末以來以「大甲帽蓆」及泰雅族苧麻染織工藝聞名,為保存、延續及發展地方產業與工藝文化,年起即延請顏水龍、江韶瑩教授主持規劃工作經文建會、省教育廳及縣縣政府全力支持下,於文化中心籌設「編織工藝館」,並於年月日正式開館營運。 名稱: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編織工藝館 館址:台中縣豐原市圓環東路782號電話04-5260136轉503 傳真-5209024 開放時間:9:00 ~ PM 17:30 (逢週一及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交通路線公車:台中市搭豐原客運往東勢、梨山、卓蘭、谷關等班車,至〝文化中心〞站下車,可達。火車至豐原站下車,搭豐原客運或徒步直走中正路左轉向陽路,圓環東路,可達。自用車高速公路至豐原交流道下走中正路, 轉往圓環西路,可達。以研究台灣編織工藝之發展源流、材料處理、技術延續、文化變遷及創新研發為主題,並擴及至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美洲、非洲等地區,以為交流觀摩。並以大甲帽蓆及編、結、染、織、繡等傳統與現代編織工藝為展示單元,就材料、機具、工序、文獻、文物、創新、人文背景作為展藏重點,以闡揚精緻技藝與文化意涵,並為瀕臨失傳與沒落之工藝與產業,尋再生新契機。展出的內容,依館藏品屬性及人文背景,區分共為纖維材料、技術工序、生活運用、地方產業、創新展望、交流觀摩…等主題。除了介紹館以台灣傳統編織工藝的發展源流、材料加工、技術延續及生活變遷為研究及展藏重點,同時期望也藉以導引眾能欣賞並分享館藏傳統與現代精緻的編織工藝。◎ 編織工藝定義   『編織是泛指以竹、藤、柳、草、麻等長纖維材料,以編、結、織、染、縫、繡、盤繞、勾打、繩辮等技法,用手工或織機加以組織製成各種不同的用品或創作。』「編織」,為人類共通締造發展的手工技藝之一,透過製作者之巧思妙藝,不僅提供各族群舒適之物質生活與愉悅之視覺感官外,更是歷代傳承精神文明、技術演進、審美意識之智慧累積,因此編織工藝無移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實用藝術,同時也是實踐過去與現在生活美學的最佳表現。 1出版書目區 2 地方產業區及編織工藝叢書簡介區大甲帽蓆使用的材料,以當地栽植的大甲藺草為主,並配合消費流行趨勢所需,陸續開發本土的林投、瓊麻、檜木絲,及外國進口之紙捻、金絲草、銀絲草、巴拿馬草、拉菲亞草、馬尼拉麻等各式材質之草帽。大甲藺草為中部大安溪下游大甲與苑裡之特產物,亦為傳統大甲帽蓆最先使用之纖維材料,其材質精美耐用,又帶有藺草特有之清香味。自清末民國以來即名聞全省,甚至外銷日本等,目前大甲、苑裡等地仍有少量生產。交流觀摩區除國內編織文物與創作外,,如中國大陸地區的民間織、繡衣飾,並有西南少數民族諸如苗、傣、彝、瑤、侗、基諾、布依等族。此外有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秘魯等其它地區之編織文物或生活產品,以為拓展視野,並提供工藝文化、產業特色與藝術領域之交流與觀摩。創新展望區:在傳統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藝術的衝擊、交流下,編織工藝的發展融合了傳統與現代之豐富素材、嫻熟技巧、藝術創作與意念表達,並順應思潮與環境之變遷,為文化體認作了重新的詮釋。纖維素材區植物纖維:  草本(大甲藺、燈心草、鹹草、拉菲亞草、巴拿馬草)  桿莖(竹、藤、香蕉、檜木、月桃、開卡蘆)  鞘皮(玉米皮、竹籜、棕櫚)果實(椰絨)  葉部(瓊麻、林投、鳳梨、馬尼拉麻、龍舌蘭、蒲葵)  種子(埃及棉、印度棉、海島棉、高原棉)  韌皮(亞麻、黃麻、苧麻、木苧麻、大麻、羊角藤、白榕)  樹皮(鐘麻、山芙蓉、黃槿、構樹、梧桐、銀葉樹、克蘭樹、破布子)動物纖維:  毛類(綿羊毛、山羊毛、駝毛、兔毛)  絲類(家蠶絲、野蠶絲)動物皮革、蛇皮、魚皮、羽毛等()礦物纖維:石棉人造纖維:再生纖維(縲縈、橡膠絲、植物性蛋白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