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亦隐亦侠的双重人格.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陶渊明亦隐亦侠的双重人格

第4卷第2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4No.2 0FTAn兀JANⅡ认C皿RS Science 2005年6月 JOURNAL COU正GE(SocialEdition) Jun.2005 o张学君 论陶渊明亦隐亦侠的双重人格 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这里 一、陶渊明的隐士人格 把“素志”与学仕对立起来,指的也是早年的安守田 通常我们习惯于从思想影响的角度来研究陶渊 园的信念。 明:或强调道家思想在他身上的比重;或考察儒家思 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已经到了29岁。出仕之初, 想对他的影响;甚至还有人索隐佛理在他诗歌中的 他就没有多少兼济天下的理想主义色彩。《归去来 体现。11j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走上“陶渊明思想研究”兮辞》小序中说:“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 的路子,我们难免会人为地提升他的思想高度,不能 慷慨,深愧平生之志。”这里他坦率地承认,出仕不过 不有所偏颇。为避开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文 是为了混口饭吃。《与子俨等疏》中说:“吾年过五 将从人格认同的角度来探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一 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这也告诉我们, 个人的自我定位是什么,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仕就是为了谋生养家,如果家给人足的话,他是不 往往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会出来做官的。《宋书·隐逸传》载其第一次出仕的 陶渊明首先是一个隐士,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 情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 实。但同样是隐居,动机和表现也有种种不同。历 归。州召主薄,不就。”不堪吏职,说明他对官场的生 来有几种隐士——或出于对政治的失望,或出于对 活很不适应,所以很快就解职回家了。 故国的怀念,甚或是出于将出隐作为终南捷径的经 六七年后,陶渊明为了生计,第二次出仕,人江 营心机——都和政治关系密切;而陶渊明则不同,他 州刺史桓玄幕。为官行役的操心和奔波让他感到很 苦恼,《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是出仕第 是一个将隐居当成生活方式的真正的隐士。从陶渊 二年探亲假满、再赴任时所作,他满腹牢骚:“怀役不 明的生平和诗歌中我们发现,他的性情和兴趣都不 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意思 在政治上,对政治事功的淡漠使他的隐居成为一种 是说,与其这样辛苦,还不如回家种地算了。值得注 必然的选择。 意的是下面两句:“投冠还旧墟,不为好爵萦。”既然 陶渊明从小对仕途就不感兴趣,他自陈“弱龄寄 说是“好爵”,说明他并没有把官场看成是龌龊的所 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在生 在,所以归隐并不是背弃丑恶,而是抗拒诱惑。 命的前三十年里,他过着“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向来有人强调官场的黑暗是陶渊明隐居的动力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 之一,但我们在他的诗集中看不到具体的外部压力, 涂口》)的生活。《祭从弟敬远文》中说:“余尝学仕,缠 [收稿日期]2004—12—30 [个人简历]张学君(19r7l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第2期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