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实8337 做好中国筑梦人
落实“8337”发展思路 做好兴安筑梦人 盟委党校:李中海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 ———这是内蒙古的发展愿景 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内蒙古的发展目标 “8337”发展思路既立足于内蒙古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愿景,又着眼于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应了全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过渡和转换 。 2010 2011 2012 经济增长 15% 14.3% 11.7% 增速排位 第1位 第5位 第13位 ------经济运行风险增加 8个发展定位 3个着力点 3个更加注重 7项主要工作 核心是发展定位与路径 产业定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 区域产业定位的基本依据: 市场需求 资源禀赋 发展阶段 地域分工 “五大基地”集中体现了内蒙古的优势与特色,是我区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现实选择。 两个屏障: 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 内蒙古处于我国向北开放的战略前沿。 内蒙古横跨“三北”,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在我国对俄蒙经贸关系中发挥着内引外联的枢纽作用。 是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新活力新动力的战略任务。 (二) 发展路径 三个着力点: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三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三)七项主要工作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做好“三农三牧”工作 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对兴安盟的启示与机遇 基本盟情: 老 、少、边、贫、小、低、慢 对盟情的再认识: 第一,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产业发展不充分是最不争的现实; 第二,城乡居民收入低、困难群众比重大、社会事业欠账多、民生保障能力弱是最窘迫的困境; 第三,交通、水利、电力、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最关键的制约; 第四,资金严重不足、融资能力较弱、钱从哪里来是最突出的难题; 第五,受客观因素制约和经济下行影响,签约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在建项目建设速度明显放缓、投产企业产能难以充分释放是最严峻的形势。 后发优势 1.地理位置重要,潜在优势突出 2.水资源较丰富,可控性较强 3.矿产资源较丰富,潜在优势较大 4.耕地富饶草原广阔,绿色农畜产品丰富 5.地处煤炭资源富集区域,水煤组合优势显著 6.毗邻能源消费市场,能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7.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 8.碳汇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 政策叠加的机遇 国家层面--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全盟深化改革 自治区层面--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我盟跨区域配置资源、特殊财力补助、厅局延伸帮扶、鄂尔多斯对口支援等扶持政策 201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 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 “两个屏障”、四个基地、一个桥头堡” 战略定位: 1.国家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2.世界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3.东北地区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4.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5.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途径一: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途径二:在这些地区选择与主体功能建设相适宜的经济发展道路,比如说在限制开发区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农业。 途径三:强调人口要进行适当的转移,缓解当地资源环境紧缺状况以及生态脆弱性问题。 途径四: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的准备工作。 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