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钢机械2
1、钢材按照断面形状分为几类?
钢材断面形状分为三类
钢板:热轧、冷轧、镀锌(锡)、彩涂等,占钢材产量50~66%;
钢管:无缝管(热轧、冷轧、冷弯)、焊管(直缝、螺旋)占钢材产
量8~15%;
型钢:轧制、冷弯、焊接等,占钢材产量30~35%,除了钢板、钢管
以外的其余断面钢材通称为型钢,包括线材(直径为Ф5~12.5的圆钢)
a.连续式(全连续式): 连续式是轧件在所有工作机座中同时被轧制,工作机座数目等于所需轧制道次
特点:优点是单位产量投资少,轧制速度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
产率高,产量大;缺点是总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改变规格及轧机调整不方便适用于热轧冷轧带钢、小型和线材生产
b.半连续式:把轧制分为粗轧、精轧,各占一半,一组连续,一组横列式、多机架顺列式或者其它形式。
适合于热轧钢板、小型型钢和线材生产
c.3/4连续式:把轧制分为:粗轧:1/4可逆、1/4连续 精轧:1/2连续适合于热轧钢板、小型型钢和线材生产
d.横列式:若干轧机工作机座横向布置成一列、二列或者多列,由一台
或者两台电机驱动,可逆轧制
特点:优点是投资少,易于改造,投产快;缺点是轧制速度不能随着轧
件长度增加而增加,轧件必须横移,生产效率低。
适用于产量不大,品种多的钢铁企业,一般生产型钢
e.顺列式(串列式或者跟踪式):轧件从一架轧机完全出来后,再进入
下一架轧机轧制,这种轧制方法称之为顺列式
5、轧辊结构组成类型
轧辊类型:按照轧钢机类型分为:板轧机轧辊、型钢轧机轧辊(钢管)
6、对于四辊轧机而言L/D2、L/D1、D2/D1选取原则。
冷轧:由于冷轧机轧辊弹性压扁量大,直径过大限制板带进一步轧薄,冷轧
机轧辊最大轧辊直径根据最小可轧厚度确定:
带张力轧制:D1(1500~2000)hmin
无张力:D11000hmin 式中D1----工作辊直径,hmin――轧制最小厚度
辊身长度
L=Bmax+a
Bmax=400~1200,a=100
Bmax=1000~,a=150~200
Bmax2500,a=200~400
Bmax200,a=50
给出L/D1、L/D2、D2/D1值:
中厚板:L/D1=3.2~4.5、L/D2=2.0~2.5、D2/D1=1.6~2.0
宽带轧机:L/D1=1.7~2.8、L/D2=1.3~1.5、D2/D1=1.3~2.1
冷轧板带轧机:L/D1=2.5~2.9、L/D2=0.9~1.4、D2/D1=2.5~2.9
对于四辊轧机:
工作辊直径主要取决于扭转强度和咬入条件/支撑辊直径主要取决于刚度和强度条件
7、对于板带轧机二辊、四辊强度计算。
一般二辊钢板轧机轧辊强度计算轧制力是近似看作沿轧件宽度均匀分布
载荷,且左右对称,即:
P=qb R=P/2=1/2qb
辊身:校核弯曲强度
轧制力所作用断面弯矩:
Mb=qb/2×a/2?qb/2×b/4=qb (a/4?b/8 )=P (a//4?b/8 )
弯曲应力:σb=Mb/Wb=Mb/0.1D3
式中D――钢板轧机辊身直径,Wb――抗弯断面系数,
Wb=πD3/32≈0.1D3
辊颈:计算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
弯曲应力:由接近辊身端部断面上最大支反力确定
弯矩:Mι=Rc=Pc/2
弯曲应力:σ1=Mι/Wc=Pc/0.2d3Wc=πd3/32≈0.1d3 式中
d——辊颈直径 R——最大支反力
扭转应力:τ=Mk/Wn=Mk/0.2d3 Wn=πd3/16≈0.2d3
辊颈强度按照弯扭联合应力计算:
采用钢轧辊:合成应力按照第四强度理论(钢是塑性材料,第四强度
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把上述计算得到的切尾应力和扭转应力带入下式:
σf=σ2+3τ2≤σ=σb/n
采用铸铁轧辊:根据莫尔理论(铸铁是脆性材料,莫尔理论适用于脆
性材料),合成应力:
σf=1/2 L?μσ+1/2 L+μ(σ2+3τ2)式中
μ――铸铁材料抗拉和挤压应力比值,
μ=σpσf
对于灰口铸铁:μ=0.25,对于球墨铸铁:μ=0.3
辊头:计算扭转应力
τ=Mk/Wn=Mk/0.2d13 式中 d1――为辊头直径
9、滚动轴承种类、承载特点
双列球面滚子轴承:适用于轧制力中等,主要承受径向力和部分轴向力,辊颈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多列圆锥或者多列圆柱:圆锥轴承承载能力强,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
力,圆柱轴承只承受径向力,不承受轴向力,必须与止推轴承配合使用
滚针轴承:仅能承受径向载荷
止推轴承:只承受轴向力
液体摩擦轴承、各自特点。
动压油膜轴承:只承受径向力,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承受
静压油膜轴承:承载能力高,寿命更长,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每周各
种载荷条件和速度条件的要求,且轴承刚度高。
静动压油膜轴承: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