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雅族儿童的学习世界 - 国立东华大学〈美仑校区〉教务处-研发组
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
紀惠英*、劉錫麒**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學與心理輔導學系講師*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
摘要
基於對原住民教育的關心,以及研究者在山地國小進行課堂觀察與數學科臨床教學的經驗,本研究期望能透過在山地國小從事田野研究,得以了解原住民兒童學校學習的過程中,與其學習經驗相關的社會文化脈絡,並探討兒童們如何在此社會脈絡裡進行學習。同時,為了獲致較深入的理解,研究者選擇以花蓮縣秀林鄉泰雅國小(化名,該校教師80%為原住民,泰雅族學生的比例約佔99%以上)為研究場所。
本研究採用觀察、晤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研究資料,並由社會文化脈絡的觀點,以及人際互動的歷程,描述與分析原住民兒童的學校學習適應狀況,結果發現:在山地社區裡,由於文化傳統、社區環境、家庭背景、兒童學習特性,與現行以漢文化為中心的學校教育體制(課程、教材、教學、評量、師生互動、班級經營)存在著文化差異的現象,且相關的原住民教育政策、師資培育過程,都未重視此文化差異的事實,致使大多數的原住民兒童、山地籍教師乃至原住民家長都在此等社會脈絡情境下,感到無力與挫折,而原住民兒童更是在學校教育的歷程中,比一般的平地籍兒童遭遇更多的學習適應問題。
根據上述,本研究建議未來的原住民教育改革,應在一個統整、嚴謹的思考架構下,由社會文化脈絡的觀點,了解山地社區中,原住民兒童、社區家長及山地國小教師的需求,以一種「尊重差異」、「尊重專業」的態度,鼓勵原住民兒童、家長與山地國小教師參與原住民教育改革,並透過更深入的基礎性研究與行動研究,將原住民教育改革的理念,深化並落實到第一線的教育現瑒。
關鍵詞:原住民教育、社會文化脈絡、文化差異、人際互動
第一章 緒論
這些年來,台灣的原住民教育漸受重視,相關的研討會與研究也一直持續進行中。各個學者由不同的取向,對原住民教育問題進行探討,有的學者由教育行政的觀點,探討原住民教育的改革方向(高德義,民84;莊三修,民84;溫思聰,民84),也有學者著眼在教材與課程的層面(浦忠勇,民84;陳世輝,民84;鄭玉妹,民84);另有一些學者則探討如何培育具備多元文化素養的師資(譚光鼎,民84;盧鎮岳,民84);此外,陳枝烈(民86)所探討的不僅包括上述各層面的問題,還包括原住民兒童的適應問題、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等層面,在內容方面相當完整,只是教育政策、學校教育、文化背景與兒童學習之間的互動關係,並未被呈現出來。事實上,國內有關原住民教育的研究,仍舊偏向由片面或孤立的觀點去看原住民教育的問題,較少從一個統整的立場去看問題的相關脈絡。過去ㄧ、二年,我在泰雅國小進行的實地研究,體會原住民兒童教育問題的複雜性,我所觀察到的是原住民教育政策、山地國小的教學、原住民兒童的家庭、族群文化背景與原住民兒童本身的特性,構成了原住民兒童的學習經驗世界,在此經驗世界中所有社會脈絡因素是相互影響、環環相扣而影響了兒童對於個人學習角色的認知以及學習成就。因此,不管由教育行政、師資培育、或是課程、教材的層面,著手進行改革,雖然不無成效,卻都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對於改善原住民兒童的學習問題幫助不大。故而,我希望透過對原住民兒童學習世界的探討,了解相關脈絡因素如與原住民兒童學習的互動情形,而能有助於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制訂、多元文化師資的培育、以及修訂原住民教材與課程。
此外,我們都清楚「教育的主體是兒童」。然而,原住民教育的相關研究,卻鮮少對原住民兒童學習特性與學習適應狀況進行深入描述者。而且,向來有關兒童學習或認知發展的研究,大多著重在個人層次的分析,探討的是兒童本身的內在(intra-individual)發展,傳統的認知心理學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年來,在Vygotsky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的影響下,學習過程中的社會、人際(inter-personal)歷程,開始被強調並且被分析(Cobb Bauersfeld,1995)。Vygotsky從歷史、社會文化的角度,分析人類心智功能的發生與發展,他認為發展是個人與社會文化環境的互動中,透過符號系統的使用而達成。亦即認知發展的關鍵在於社會互動,因此,兒童發展的任一功能皆出現在社會及心理兩個層面上,最初是在社會層面,接著為個人內在的心理層面。換言之,高層心理功能是內化的社會關係,存有社會互動的功能;心理功能的發展始於外在的社會活動,而終於個人的內在活動(Gergen,1995)。由此觀點來看,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如單就個人內在層次的分析,僅能得知認知發展的成果,而無從得知兒童心智功能發展的歷程。
再者,Vygotsky特別強調語言符號在認知發展上的重要性,他主張語言乃是人類溝通的主要中介符號,它是人類創造出來用以組織思想的重要工具,語言將人類的心理發展由生物性層次轉化為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高局部解剖学教学尸源利用效率的几点做法.pdf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的发展,“厚报时代”的逐步到来,服务类专刊 .pdf
- 摘要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对大瓶螺7 个近交系的苹果 - 遗传.pdf
- 提高病理诊断技术水平 - 山东省病理质控中心.doc
- 探究青霉和曲霉(尹韶林).ppt
- 支付职工薪酬后.ppt
- 探讨西北太平洋暖季赤道罗士比波的特性 - 气象科技研究.pdf
- 擎拼狡臀.pdf
- 摸到黄球次数多.ppt
- 揭秘男女八大健康差异.ppt
- 泼尼松(龙)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pt
- 波致海床滑动稳定性计算方法及滑动失稳特征研究 - 海洋学报.pdf
- 活血化瘀法治疗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性功能性消化不良1例.pdf
- 活血解毒法保护冠心病血管内皮的机制探讨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pdf
- 活动4-3 探测心搏和脉搏.ppt
- 活跃老化的实例-以双福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长青活力站’为例.ppt
- 活血舒筋膏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 甘肃科技.pdf
- 流动劳动力跨省异地就医的必要性和实现基础分析 - 中国全科医学.pdf
- 流感高峰期的家居卫生及消毒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致的高 .pdf
- 流行病学 - 中国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