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户籍制度研究综述.
我国户籍制度研究综述
许衍树 法学0902 学号:1209102211
摘要:我国户籍制度在初期对保障新生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原有户籍制度出现了各种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1954年,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宪法,其中规定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开始统一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1985年7月,公安部又颁布了《关于城镇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内部指标定在每年万分之二。同时,作为人口管理现代化基础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也在同样的背景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9月宣布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终于使户籍制度做出了相应的初级改革。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中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但事实上进城限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放松。遏制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城市务工农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及安全感都没有,身份不明工作不稳,城市需求及消费畸形发展。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如购车 、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和在国内的自由迁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由此生成,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等。 Armstrong Warwick.McGee T G Theatres of accumulation: studies in Asian and Latin American urbanization 1985
[2] Chan.Kam Wing Cities with inevita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 1994
[3] Smith.David A 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plo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urbanization 1996
[4] KamWing Chan,Ta Liu,Yunyan Yang,Hukou and Non—hukou Migrations in China: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INTERNATl0NAL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Int.J.Popul.Geogr.5,425~448(1999)
[5]Thomas·R·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M].PRENTICE HALL,1972:221
[6] 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改革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万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1)2006(6)
[15]杨占营,吴城毅.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16] 汤啸天.户籍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
[17]张平,林梓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J].人口经济,2000(6).
[18] 徐超.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负面效应[J].改革与战略,1998(6)
[19] 牧野,郑衡.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追溯及展望[J].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5,(3).
[20]陈迪桂,乔江波.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山东社会发展[J].2002,61~67.
[21]唐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28(2),116~119
[22]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3
[23] 刘平量.曾赛丰城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