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培训师管理技能培训师59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领导力培训师管理技能培训师594.ppt领导力培训师管理技能培训师594.ppt领导力培训师管理技能培训师594.ppt

儒学的救赎 钱锦国 钱锦国介绍 儒学领导力创始人 国学智慧应用研究者 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浙江大学特聘教授 南京《论语》读书会创办人、主讲人 2008年度江苏省管理风云榜金牌培训师 2012年度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IPTS)认证中国十大培训师 【人生信条】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资历背景】   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对儒学、道学智慧进行深入研究持续10年以上,同时致力于将西方领导力理论与中国传统智慧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探寻符合人性规律的、普适性的领导力发展之道和实现永续经营的根本路径,首创儒学领导力学说,并将所学用于工作实践,曾先后在政府企管部门、企业高管层任职15年,积累了政企两方面实战经验。自2005年起,开始在全国各地区、各大型企业讲授领导力课程,至今演讲已超过一千场。同时,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总裁研修班、南京中小企业主研修班上讲授国学课程,深受企业家们的欢迎。2010年起创办《论语》读书会,坚持每月讲授一期《论语》公益讲座,并连年举办《论语》读书会周年庆大型公益活动,受众过万人。 【主讲课程】    领导智慧系列:    1、儒学领导智慧:真正的领导之道    2、道学应用智慧:永续经营之道 【主讲课程】    职场智慧系列:    1、儒学职场智慧:修炼自我,成就职场    2、儒学人生智慧:成就人生的君子之道 【主讲课程】    领导技能系列:    1、高效沟通技能;2、卓越执行技能    3、团队领导技能;4、领导演讲技能 儒学,为晚清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所称道的“良民宗教”,成就了两千五百多年始终保持着一种温良和文雅特质的中国人;也成就了无需像西方那样要用教士或军警来维护安定、而只需通过人人自我约束便能使秩序井然的中国社会。歌德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即,义和礼。” 这里所说的义和礼,实际上就是儒学的精华,特别是礼,更为中国文明的精髓。希伯莱文明曾授予过欧洲人以“义”的知识,但没有授予“礼”,希腊文明曾给过欧洲人以“礼”的知识,但未兼及“义”,而中国儒学的教化是“义”“礼”并重的。欧洲人以犹太教的《圣经》为蓝本,建立了他们现代的欧洲文明。这部《圣经》教导欧洲人要热爱正义,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要行得正。而中国的四书五经——孔子为拯救中华民族而设计的文明蓝图,虽然也这样教导我们中国人,但它还补充了一句:“要识礼。”简而言之,欧洲的宗教要人做一个好人,而中国的儒学则教人做一个识礼的好人。 基督教教人爱人,孔子则教人“爱之以礼”。事实上,要清除世界上一切不义的东西,不能依赖强权,而只能靠我们每个人优雅得体的举止,以礼来自我约束,非礼勿言,非礼勿行,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通过挽救原有的中华文明图纸和设计,对文明的蓝图又做了一个新的综合、新的阐发。通过这一工作,他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为国家奠定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理性的、永久的、绝对的基础。   在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将儒学作为人生必修的功课,孩子在启蒙时学的第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则是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而“忠”“孝”观念则成为了中国人的基本信仰。总而言之,是儒学中的“君子之道”成就了中国人身上独有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温良或文雅,孔子本人的“温、良、恭、俭、让”则向世人具体地展现了一个地道的中国人的标准形象。    伦敦大学的汉学家道格拉斯在其儒学研究中曾论述:“孔子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其教化特别适合中国人的天性。”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人天性中就带有一种温和与内敛,若再配之以“义”“礼”的教化,自然就变得温文尔雅、 举止有度了。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今日之天下,到处弥漫的是科学精神,科学已经成为衡量一切是非对错的标准,甚至连走路、说话都要以科不科学来定论。人们已习惯于用那又干又硬的头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再用心灵的那种温润、爱意和喜悦来感受这个世界。由科技带来的商业文明,让这个世界变得繁花似锦,同时也到处物欲横流。越来越强烈的竞争和占有欲挤走了人们心中那最后一份童真、浪漫和淳朴,一边断子绝孙似的消耗着各种资源,一边极尽科技之能事地制造各种新奇商品,再配之以极具诱惑力的广告,最大程度地煽动着人们的物欲。当社会所提供的欲望远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机会时,生活在这种社会的人们就会感到无尽的压抑和苦闷。 其实,真正促使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终身奉献于科学事业的动力,是来自于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欲望和对未知世界的那一份求知,而并非是为获得飞机、大炮之类的东西,物质的创造只不过是在这种探求下的附属品而已。但是,当科技被政治、被金钱“绑架”之后,就不再是像爱因斯坦、达尔文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那样出于纯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