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简史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学简史ppt

王仁眗《刊谬补缺切韵》 《王一》:出自敦煌,称敦煌本王韵,平声不存,不知韵目小注概况;上声存52韵,有19处韵目小注;去声57韵,有17处韵目小注;入声28韵,有9处韵目小注。 《王二》:出自北京故宫,有明人项元汴子京的跋语,称项跋本王韵或内府本,只有平声韵下有四处韵目小注;周祖谟先生认为王二本“不能与切韵合为一谈,只能看做刊谬补缺切韵系列的一种。”王二本分四声,五卷,大韵分195韵,小韵3671个,韵字1万多。 《王三》:是完本,有宋濂跋语,称宋濂跋本王韵,与原本十分接近,王三分五卷,平声54,上声52韵,去声57韵,入声32韵,全书分4声,195韵。 4.古文字发现 唐初有一项重要古文字资料出土,即在陕西天兴县(今称凤翔)南二十里发现石鼓十个,为秦刻石,石鼓文为秦大篆。 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两宋时期 1.文字、音韵著作   两宋时期,汉字研究主要在字书和韵书的编纂、古文字研究、六书研究等方面。 这一时期编纂的字书和韵书,收字多,注释也详细,编排体例也较科学实用。 如宋·司马光《类篇》、辽·行均(和尚) 《龙龛手鉴》、陈彭年、丘雍等的《广韵》、金·韩孝彦《四声篇海》等。 其它的还有宋·郭忠恕《佩觽》、郭忠恕《汗简》、夏竦《古文四声韵》为古文汇释的字书; 宋·洪适《隶释》、娄机《汉隶字源》为考释汉隶的字书。 《广韵》 陈彭年(961—1017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今南城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官至参知政事。陈彭年一生著述甚丰,《广韵》是他参与修订的一部学术著作。 《广韵》是宋代陈彭年、丘雍等奉旨,依据前代韵书重修的一部音韵学著作。《广韵》也是对《切韵》的修订,祥符元年六月五日,改为《大宋重修广韵》。 《广韵》是《切韵》系韵书中集大成的著作。全书共分206韵,其中193韵从陆法言《切韵》来,有11韵采自唐天宝本《唐韵》,另外2韵则取自开元本《唐韵》及唐代另一位学者王仁朐的《刊谬补缺切韵》。而韵目的编排次序及四声的相承,则采自李舟的《切韵》。 此外,《广韵》因为是集思广益,所以收字、训解增加得很多,全书共收字26 194个,注解191 692条,完全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字典。 行均《龙龛手鉴》  释行均,为辽幽州高僧,其生卒年无考。所谓“龙龛”,一般为佛典的代称。“以新音偏(遍)于龙龛,犹手持于鸾镜,形容斯鉴,妍丑是分,故目(名)之曰龙龛手镜”,此即为书名之含义。 《龙龛手鉴》分为四卷,其编纂很有特色。收字方面,它辑录了大量的俗字、异体字、古文字以及许多当时民间流行的简体字,收字数量达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余字,注文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余字。收字时只收异体异训的字和新产生的俗字、音译造字等音义不明确之字,不收那些不致造成辨读理解困难的常用字。它多收录佛藏中的文字。 在编纂体例上,《龙龛手鉴》开创了字典并用部首法与音序法的先河。 郭忠恕《佩觽》 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字恕先,又字国宝,洛阳人。 著有《佩觽》三卷,阐述文字变迁并考证正传写错误。作为一本辨正文字、规范文字的字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受到历来学者的重视。 展示了郭忠恕关于汉字形体结构及其演化的思想理论。其中有相当独特且非常精彩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探索汉字演变原因,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研究汉字发展规律以及研究语音的嬗变都是极为有用的。 2.金石研究 由于大批铜器、石刻出土,由于朝廷提倡,这一时期古文字研究出现—个高潮,开始创立对商周时代铜器铭文和古代石刻文字的收集、著录和研究的金石学。著名的金石文字研究家及著作大批产生。 在铜器铭文研究方面作出很重要贡献者,主要有北宋杨元明、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和南宋薛尚功等;在石刻文字研究方面,北宋的欧阳修、苏轼和南宋的郑樵、巩丰等也有创获。 著录铜器及其铭文的专书,有吕大临《考古图》、宋徽宗勅撰的《博古图》、赵九成《续考古图》兼录器形和铭文,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