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修改)修改:11.0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修改)修改:11.0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修改)修改:11.0_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变式备选】(2011?南京模拟)“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落,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申江”是黄浦江的别称,指上海;“鬼国”是指外来侵略者,具有贬义;“番舶来银百万计”说明运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品,这是开埠通商的结果,答案为A。 3.(2011?泉州模拟)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征。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材料中“股东”说明这些企业中存在着股份制的成分,这是近代西方企业的特点。 4.(2012?苏州模拟)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宿愿是( )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解析】选A。材料中涉及中国近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派别,分别提出“机器制造”“振兴商务”“公理”“革命”“共和”等,说明他们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经济以及政治制度的要求,故四个选项中A项较符合题意。B、C、D三项都太片面,排除。 5.(2012?南通模拟)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解析】选D。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据信息“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说明工业增长是促使该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只是客观因素,且与史实不符,B、C两项皆不符合史实。 6.(2011?徐州模拟)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一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解析】第(1)题主要从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革命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方面的推动归纳。第(2)题解读材料信息从国内政局、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归纳;国外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特征归纳。第(3)题主要从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发展程度等方面分析。 答案:(1)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2)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 (3)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2012?衡阳模拟)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