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8 戊戌变法(一)课件 岳麓版选修1
(2)出现该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据材料说明康有为维新变法有何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何弊端? 答案 特点:托古改制。主要目的:减少变法阻力。弊端: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材料三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答案 (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 (2)评价:变法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四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已成定局的悲剧”指的是什么? 答案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图片暗喻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答案 事件:“公车上书”。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概念阐释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公车上书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深度点拨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概念阐释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托古改制:借助于孔子的权威进行改革变法。康有为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强学会有哪些作用? 一方面,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刷新了一时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各异、主张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光绪帝为何会支持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变法维新? (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严重危机形势的推动,光绪帝不甘心做亡国之君。 (2)光绪帝企图借维新变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从慈禧手中夺取最高统治权。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6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直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它才发展成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因素不包括( ) A.“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揭竿斩木”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 D.“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进展缓慢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6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运动历史背景的全面认知情况。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前,外部是严重的民族危机,内部是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加上民族工业的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这些因素促成了维新运动的兴起。而洋务运动进展缓慢,虽然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但不可能引起一场政治运动,故选D项。 答案 D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课标要求 一、变法的背景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失败和《 》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 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23.记承天寺夜游.ppt
- 2015-2016学年南昌市高三摸底考试.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早读手册30.诗词五首.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30.诗词五首.ppt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a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下学期会考模拟语文(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ppt
- 2025年餐饮行业人才短缺问题研究及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案例研究报告.docx
- 供应链金融ABS在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与风险控制.docx
- 供应链金融ABS在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中的应用与风险控制.docx
- 2025年金融科技产品合规风险评估与内控体系构建策略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脑机接口技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调研.docx
- 2025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通关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虚拟化技术赋能2025年数据中心能耗优化研究.docx
- 闵行区技术咨询方案设计.docx
- 元宇宙技术在2025年健身教练培训中的应用实践报告.docx
- 供应链金融ABS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实践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ppt VIP
- 副高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课程.ppt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电气安全)模拟试卷3.pdf VIP
- VD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中文版.pdf VIP
- 汉威KB5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30全球摩托车和机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面式蓝牙摩托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神木市东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0.60Mt_a)(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高清版)DB11∕T 1702-2019 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