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2015扬州慢课件
作者简介 姜夔 ( 约 1155 — 1209)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 今江西鄱阳 ) 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词风超逸空灵。夔少年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一生从未做官,最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在西子湖畔。 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由于精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 ( 不根据旧谱自己创制新词调 ) ,共有自度曲 17 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写作背景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 (1129) 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 (1161) ,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的 15 年之后,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 “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初读: 1、读准字音 2、准确翻译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本词内容 小序:交代写作背景和缘由,写作的主旨。 上阕写词人路经扬州时的所见所闻。 下阕写词人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译文: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首句点明扬州的地位是淮左地区的重要都会,次句又点明竹西在扬州的地位是扬州的著名古迹,第三句表明作者是初次到扬州。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过去的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名城都会,而扬州城中的竹西亭,又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好去处,这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使初到扬州的作者,不得不在这里少作停留。作者一开始就指出扬州、竹西的繁华和幽美,是为文写她的破落荒凉作衬托,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现在却长满及彩叶草一片青青。 这两句说,当我走在当年车水马龙、酣歌醉舞的十里长街时,看到的竟是一片野生的荠麦,一点也没有当年的繁华盛况。 “春风十里”是借用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意,与上文的“竹西佳处”相呼应,铺叙当年扬州的繁华,又反衬眼下的荒凉。 “荠麦青青”的情景与《诗经,黍离》中的“彼黍离离”相吻合,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译文: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 这几句是说,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 ( 这里指第二次 ) ,继而撤走以后,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场侵略战争。废池乔木对于当年敌寇的烧杀掳掠,尚且如此憎厌,人们的憎厌和沉痛,就可想而知了。这里作者把废池乔木拟人化,表明侵略者的暴行,天怒人怨,草木共恨。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译文: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这几句说,边走边看,黄昏不知不觉慢慢地来临,只听见凄清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吹来,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作者把“黄昏”、 “清角吹寒”、“空城”等几个具有特征的景象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也衬托出作者此刻的心境。 下片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译文: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 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扬州任职两年,对扬州的歌舞繁华十分赞赏,留下了许多赞美扬州、歌颂扬州的诗篇。可是,如果今日他重到扬州的话,一定会为眼前破败荒凉的景象大吃一惊:劫后的扬州,哪有一点昔日“春风十里”、 “歌舞升平”的繁华影子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译文: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 杜牧的《赠别》、《遣怀》诗是题咏扬州的名作,曾经轰动一时,为封建土大夫们所称颂,扬州也因诗更加声名远扬。作者借用这一典故,感慨扬州面目全非,繁华不再:即使能写出“豆蔻”、“青楼”那样工巧精美、情深意浓诗作的杜牧,面对这满目疮痍的景象,怕也难以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