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菁雯-《小议法语中的隐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菁雯-《小议法语中的隐喻》

法语语言学课程论文 小议法语的隐喻 【摘要】隐喻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本文拟从定义、分类、来源和使用范围等角度对法语中的隐喻稍作分析。 【关键词】法语隐喻,分类,使用,认知研究 一 修辞格和隐喻 修辞格(figure)又称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格式化的手段和方法。简而言之,修辞格是在语言上“思想感情的各种不同面貌”。它常常突破寻常的逻辑,偏离常规的用法,或含蓄蕴藉,或谐趣盎然,使词语呈现出动人的魅力,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感受方式和审美心理。一般来说,法语中通常把修辞格分为四大类:颂读修辞格、词语修辞格、句法修辞格、思维或文体修辞格。本文所谈的隐喻便隶属于词语修辞格,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 所谓隐喻,法语中叫做métaphore,是沿用希腊语的metaphora而得来的一个词(metay意为“过来”,pherein意为“携带”)。它所描写的是一个事物的动态过程,通过这一特殊的语言过程,一物的若干方面被“带到”或“转移”到另一物之上,以至于第二物被说得仿佛就是第一物。在西方,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修辞学之父、哲学之父亚里斯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Rhetoric and Poetics)中,亚里斯多德指出,隐喻是一种语言艺术,其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主要用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他提出,“隐喻是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亚里斯多德对隐喻的研究对其后2000多年的西方修辞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不少修辞学家又发现除了在名词身上,动词、形容词等也能用作隐喻。 二 隐喻的分类 从广义上讲,隐喻就是“比喻”,是区别于其他非比喻性语言的一种称谓,指“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事物。”狭义的隐喻与明喻一样,都是隶属于比喻中的一个类型。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也有相似关系,但是隐喻没有比喻词,从而使句子在形式上更为紧凑,往往可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 Ma soif est un esclave nu... (Paul Valéry) “我的渴望是个赤身裸体的奴隶。”保尔·瓦雷里的这句诗中,ma soif(我的渴望)是本体,通过系动词est(是),将其比作un esclave nu(一个赤裸的奴隶)。比喻词的简省使得诗句读来更显神秘深远。 根据隐喻本身的结构和要素,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La métaphore in praesentia 也称为“有本体隐喻”,相当于汉语修辞中的暗喻,即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于句中的隐喻。本体和喻体往往靠系动词、限定词、同位语甚至呼语、感叹词等连接在一起: L’homme n’est qu’un roseau, le plus faible de la nature... (Pascal)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弱的东西。”帕斯卡尔通过系动词est,把L’homme(人)比作un roseau(一根芦苇)。 Cet homme, un véritable tonneau, pèse 150kilos. “这人,一只名副其实的酒桶,体重150公斤。”借助同位语把“这人”比作“一只名副其实的酒桶”。 Le vaisseau de l’Etat navigue entre les écueils. (Flaubert) “国家这艘大船在暗礁间航行。”此处,借助以de引出的名词补语把l’Etat(国家)比作le vaisseau(大船)。 Ange plein de gaieté, connaissez-vous l’angoisse?? ( Baudelaire) “兴高采烈的天使啊,你可懂得痛苦?”借助呼语把vous(你)比作ange plein de gaieté(兴高采烈的天使)。 Bergère ? tour Eiffel le troupeau des ponts bêle à main. (Apollinaire) “牧羊女,啊!埃菲尔铁塔,那一群桥今早都咩咩叫了。”此处,阿波利奈尔借助呼语?(啊)把tour Eiffel(埃菲尔铁塔)比作bergère(牧羊女)。 (2)la métaphore in absentia 也称为“无本体隐喻”,相当于汉语修辞中的借喻,既只有喻体,而本体在句中不再出现。无本体隐喻中,虽然本体不再出现,但由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从文中或者根据个人理解推测出本体。例如: Nous fumons tous ici lopium de la grande altitude. (Henri Michaux) “我们都在这儿抽着高空的鸦片。”此处,出现的只有喻体l’opi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