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抽考.docVIP

霍邱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抽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邱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抽考

霍邱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抽考 生 物 试 卷 命题:戴德伟 审题:徐剑锋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l、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及毛霉四种生物中,异化作用类型一定相同的是(  ) A、醋酸菌、毛霉 B、酵母菌、乳酸菌 C、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毛霉 2、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是,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除去葡萄的枝梗,再反复冲洗以便除去杂菌 B、发酵装置温度控制在20℃左右,装置最好要安装出气口 C、发酵过程中,应从充气口不断通人新鲜的空气 D、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短时间内就可形成优势菌种,所以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 4、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 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 菌密度增加 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 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 5、下列关于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过程中,应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B、醋酸菌是喜温菌,发酵装置应控制在50℃左右 C、果醋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 6、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下列措施中,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  ) A、加入12%的料酒 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 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D、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制腐乳 7、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 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8、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惟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9、与下列现象有关的主要菌种分别是(  ) ①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 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 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醋酸菌、霉菌、毛霉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毛霉 10、下列各项中,与腐乳风味无关的是(  ) A、加入的辅料 B、豆腐的含水量 C、盐的用量 D、腐乳瓶空余的体积 11、生物乙醇是化石汽油的良好替代品,美国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我国则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作为原料,其主要技术流程为:酶解一酵母发酵一蒸馏一成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秸秆作为原料使能量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B.对秸秆进行“酶解”主要用的是纤维素酶 C.乳酸菌可以代替酵母菌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 D.“酵母发酵”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发酵灌中的氧气供应 12、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需要对玉米秸秆先进行预处理,即用纤维素酶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请问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1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或 目的 实验设计 A 证明酶的专一性 实验组:2mL3%的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后用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后用碘液检验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向3支试管各加入2mL3%的H2O2溶液,然后分别放在 37℃温水、沸水和冰水中进行保温5min,然后向3支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