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课件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军行》课件2

写作背景: 唐高宗时期,吐蕃、突厥曾多次其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边塞战士的,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小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信息传递系统的国家之一。 古代信息传递的出现离不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设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情报。夜晚靠火光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据说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迅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行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沿用不衰。 。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从军行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 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 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赦星驰封宝剑, 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 山北山南总是峰。 人依远戍须看火, 马踏深山不见踪。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 从 军 行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学习古诗小贴士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悟诗情, 插图注释也要看, 反复诵读入诗境。 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王 昌 龄, 边塞 诗人,字 少 伯,江 宁人。其诗含蓄、深 婉、浑厚、明快,有 “诗家夫子王江宁”的 称号。其七绝与李白 齐名,被世人誉为 “七绝圣手”。现存诗 一百八十余首,明人 辑有《王昌龄集》。 从军行 烽火 城西 百尺楼, 黄昏 独坐 海风秋。 更吹 羌笛 关山月, 无那 金闺 万里愁。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羌笛:羌族乐器, 属横吹式管乐。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 多写戍边生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