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第一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天而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2.过程与方法: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并探讨其中的启示意义。 《天论》作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长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鲜明观点,大胆反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拜倒在自然面前的看法。本文节选是属于文章的后半部,主要阐述“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他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作家作品 乱世哲人——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现存32篇 。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 传世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不苟》)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蕃长于春夏( ) 辍广 ( ) 礼义之不愆兮 ( ) 啜菽 ( ) 分析下列各句中通假字,并理解句子的意义。 1、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 2、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 3、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4、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5、怪星之党见,是无事而不常有之。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理解句子意义。 1、治乱天邪? 2、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3、彼作矣,文王康之。 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5、若夫志意修,德行厚。 6、是以日进也 7、怪之,可也。 判断句式,写出判断依据 1、治乱非天也。 2、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3、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4、怪之,可也。 5、此之谓也。 6、礼义之不愆兮。 7、繁启、蕃长于春夏。 合作探究 1、第一段运用历史事实驳斥了哪几个观点?得出怎样的结论? 2、概括2——4段大意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