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唐山水画.doc
南唐山水与“江南画” 来源:书画世界???? 时间:2007-03-21???? 已被浏览542次 ????
(五代 董源 溪岸图轴 绢 本 设色 221cm×109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溪岸图(局部)
五代十国中的南唐,是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政权。它先后经历了先主李、中主李縖、后主李煜三朝,虽国祚短暂,但在历史上却因文化创造而负有盛名。特别是在中主、后主统治期间,设立画院,礼遇画家,遂使南唐绘画成为那个荒乱时世中的文化亮点。这个时代涌现出一批对后世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于绘画的多个领域都有创造。其中以江南山水景色和风土人情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南唐山水画,不仅奠定了著名的“江南画”的样式,而且开启了在山水画史上影响深远的“江南画派”。 本文拟以南唐传世的3幅山水画迹为中心,对绘画史上“江南画”的历史以及南唐山水画的特点做一些讨论。 一、江南水墨传统与南唐山水画 江南秀丽温润的山水景色早在晋宋时期就是诗人画家倾注笔墨的对象。顾恺之曾这样形容江南会稽的山水之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南方烟云湿润、草木茂郁的自然风光,与北方石体坚凝、植被稀疏的特点不同,是形成山水画中不同风格面貌和审美意境的地理原因。当然在魏晋时期,这些特征还很难在绘画中体现出来,当时的画中山水尚处在作为人物故事衬景的概念化描写阶段。 从南北朝到隋唐,反映北方贵族簪裾宦游、求仙访道风尚的青绿山水逐渐形成创作的主流,与此同时,江南山水画的独特面貌也在酝酿成形。据画史记载,至少从唐代开始,江南地区已经活跃着一批山水画家,他们以纵逸的墨法来表现云水树石的画法与北方的勾线填彩的技法是大相径庭的。 唐代中期以后,笔墨技法实验成为山水画发展的主要课题,画家们首先在松石一科展开了探索。北方京洛地区,吴道子以墨笔勾形、略加渲染的语言,王维“始用渲淡”的作法,都旨在改造工笔勾填的画法之于山水表现的局限,他们奠定了以笔线为中心的北方山水表现传统。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江南画家在墨法上别具一格的实践。《唐朝名画录》中关于画家王墨的一段文字,揭示了唐代中期以来江南泼墨画法的状况: 凡欲画图障,必先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 只见墨痕、不见笔踪,这纵横挥洒的作风,既是人格气质的反映,也与南方的地理条件不无关系。那蕴藉多变、浑然天成的墨韵正适合于表现江南氤氲迷蒙的山水景色。 在唐代中期,以擅长发挥墨晕的纵逸画风见称的南方画家张志和、李灵省、顾况、朱审、项容等,皆生活在江南。《唐朝名画录》将张志和、李灵省、王墨三人列为“逸品”,显然,这种“格外不拘常法”的样式,当时还不能完全得到北方评论家的认可,但它却极大启发了水墨山水画技法的成熟。 晚唐五代战乱频仍,北方画家纷纷西迁南移,这个南北文化的融合过程也伴随着水墨画表现技法的南北交流。南唐山水画正是以江南山水的地域特点为基础,在吸收北方业已成熟的笔墨技法的同时,遥接江南泼墨传统,开启了水墨山水的新时代。 南唐宫廷内外的画家大多擅写江南风景,如翰林司艺王齐翰“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下,无一点朝市风埃气”;画院学生赵稦“所画皆江南风景”,“深得浩渺之意”,能“穷江行之思, 观者如涉”。据说李后主本人就是一位山水画家,宋人离若虚称赞他:“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此外,人物画家周文矩、宫室画家卫贤也都是兼善山水的高手。当然,最著名的是董源、巨然,他们因“多写江南真山”“工秋岚远景”声名远播后世。 南唐的山水画大多具有清越婉约的格调,透露出明秀、悠远而浩渺的意境。一方面,与北方山水画石体坚凝、长松巨木的面貌不同,它们在总体上呈现出山峦骨体茂郁,烟水缥缈的景象;另一方面,沿承了早期山水画多掺以捕鱼、牧放、行旅、隐居、祈雨等人物活动的传统,表现带有浓郁风俗特征的“江南景”,亦有着独到的趣味。 北宋鉴赏家米芾在《画史》当中有这样一则笔记,谈及一幅传为顾恺之的《维摩百补》: 其屏风上山水林木奇古,坡岸皴如董源。乃知人称江南画,盖自顾恺之以来皆一样,隋唐及南唐,至巨然不移。至今池州谢氏亦作此体。余得隋画《金陵图》于毕相孙,亦同此体。 这则笔记告诉我们,至迟在北宋,以南唐山水画为代表的“江南画”的样式已经形成,并且成为文人鉴赏家们关注议论的话题。 证之传世的作品,我们看到,这种带有江南地域特征和审美意趣的山水画,实际上呈现出两类风格,这两类风格在山水结构和笔墨风格上既有相近,也有不同:一类是如沈括《图画歌》中“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的概括,舒缓的平远山水,笔墨松秀灵动,意趣平淡幽深的一路,传为董源的《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三卷即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