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周)组合阅读 苏教版.docVIP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周)组合阅读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周)组合阅读 【诗词鉴赏】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⑴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⑵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⑶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⑷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⑸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①,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②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物色:观察。 ②逮:等到。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用讫再火令药熔 令初不知爱 B. 何陋之有 左臂挂念珠倚之 C. 其真无马也 始知其画为逼真 D.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而竖其左膝 2. 下列加点字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一句中“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令怪之 B. 板印书籍 C. 策之不以其道 D. 无案牍之劳形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文画线句都但手法不同请简析。 【现代文阅读】 中国的亭子与意境 叶朗 ①亭子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子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吏。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魏晋南北朝时期,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到了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 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此后,亭的建筑便越来越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②亭子不仅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布置合理,全园俱活,不得体则感到凌乱。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因冶》中有极为精辟的论述:“……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可见在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都是布置园林建筑的合适的地点,在这些地方筑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