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的设计参数09-01-20.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洁净室的设计参数09-01-20

無塵室設計常用參數選型介紹;Agenda;1、無塵室基本知識;1.1、设计基本理念-1;? 目目前無塵室測試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 As Built :第二階段 At Rest :第三階段 Operation As Built:無塵室架構及空調都完成,無人員進入、且無設備進入。 As Rest: 無塵室架構及空調都完成,無人員進入、但設備已進入。 Operation: 無塵室架構及空調都完成,人員進入、設備進入,已開始生產。 目前一般無塵室測試項目及程序如下: 1.????? 濾網風速測試(Air flow velocity testing) 2.????? 濾網洩漏測試(Filter leakage testing) 3.????? 無塵室內溫溼度測試(Temperature Humidity testing) 4.????? 無塵室內壓差測試(Room pressurization testing) 5.????? 無塵室內噪音測試(Noise level testing) 6.????? 無塵室內照度測試(Lighting level testing) 7.????? 無塵室內環境微粒子測試(Air Particle counts) ;A 风量大   洁净室主要是通过空气量的循环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实现对空气中非生物粒子和生物粒子的控制,达到洁净的标准。因此需要有足够的风量来保证室内的洁净度。洁净室的风量一般按照室内换气次数来计算,通常是10倍,甚至几十倍,尤其是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达到房间体积的几百倍。 B 风机的压头高   洁净室一般至少要采用初、中、高三级过滤器过滤,而这三级过滤器的阻力加起来就有700~800帕左右,,以保证维持洁净室的正负压调节的要求,所以洁净室的管道阻力一般比普通空调的要多一倍以上。需要克服这些阻力,就要求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机有足够的压头,在这种大风量,大压头的情况下,对机组的漏风率也是一种考验,洁净室用空气处理机组的漏风率越低,节省的能源就越多,运行费用就越低。 C 温湿度控制精度高   为了实现恒温恒湿,那么要求空气处理机组中至少要具备制冷、制热、加湿、除湿等功能段,而且需要精密控制的方式;如换热器要采用高效率的亲水翅片,并且水流量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加湿量也要采用比例积分或者是PID调节的方式,以便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 D 正负压控制严格   要想有准确的压差控制值,在洁净室空气处理机组要求要有较低的漏风率,才能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E 拥有良好的过滤系统   洁净技术对微生物、尘埃等的控制程度,主要取决于过滤器的性能。洁净室一般至少要经过三级过滤,空气处理机组配备初、中效过滤器,送风末端配高效过滤器。空气过滤器需要有良好的品质,一旦发生泄漏,就再也不可能达到洁净的可能。除了本身不能有任何的泄漏,过滤器在空调箱的密封也要引起注意。;1.3、全国气象参数一览表;1.4.1、空氣線圖介紹;1.4.2、空氣線圖介紹;洁净度级别Clean class ;? 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2、MAU選型;2、MAU選型介紹;2.1、無塵室MAU選型計算-送風量;;B室内有余湿处理过程 W S1:降温除湿。 S1 N:往室内送风。 ;采濕膜加濕(或噴水室加濕方式)空氣處理過程 (定送风状态点S3 ) W S1:新风加热。 S1 S2:湿膜加湿(等焓加湿)。 S2 S3:新风二次加熱。 S3 N:往室内送风。 ;A:風管沿程壓力損失 1.1、用公式計算   ΔP1=ΔPm*L ΔPm=λ/de*(V2*ρ/2*) ΔPm單位管長沿程壓力損失Pa/m λ:摩擦阻力係數 ρ:空氣密度kg/m3 de?:風管當量直徑(m) 圓型風管de=d 方型風管de=2*a*b/(a+b) ;1.2、用查表法計算   ΔP1=ΔPm*L;B:風管局部壓力損失 1.1、用公式計算   ΔP2= ξ*(v2*ρ/2) ξ局部阻力系數 v;風管內該壓力損失發生處的空氣流速m/s ρ空氣密度kg/m3 1.2、按經驗值估算     ΔP2= ΔP1*k K:局部壓力損失與摩擦壓力損失的比值;C:由A,B可知靜壓估算(常用)   ΔP=Pm*L*(1+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