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解热药 1
第九章 清热药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 伍应用、及分类。
2、明确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等特点。
3、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副作用。
4、掌握重点药的功效、应用及相同药物的异同点。
;第九章 清热药
概述
1.热的含义:
热与寒相对而言。“热”是从症状上来说的。不仅指身体发热,而且也指体温不高的热象。凡口干、咽燥、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数、五心烦热等,均属“热”的范畴。
; 2.热的分类
表热—发热、恶风、头痛、口渴、脉浮数。
里热—发热、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脉数。
实热——面红、目赤、口干、高热、舌红、
里热 苔黄、脉数有力。
虚热—面色潮热、五心烦热、盗汗、
失眠、脉细数 ; 一.定义: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二.功效
药性寒凉 清热泻火
清热燥湿
清解里热 清热凉血
清热解毒
沉降入里 清退虚热
;三.适应症:
里热证
1.热病高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
2.湿热所致的痢疾、黄疸。
3、血热妄行造成的各种出血证。
4、热毒壅盛造成的疮痈肿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5、阴虚发热等。
;四.分类:
由于里热证的致病因素、疾病表现阶段及脏腑、部位的不同,里热证有多种证型,需选择不同的清热药进行治疗。
根据疾病的证型以及药物的主要性能,清热药可分为
1.清热泻火药—清解气分热邪,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石膏、知母)
2.清热燥湿药—偏于苦燥,能清热燥湿,用于泻痢、黄疸等湿热证。(黄芩、黄连、黄柏)
;3.清热解毒药—清解热毒,用于热毒壅盛证,如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金银花、连翘)
4.清热凉血药—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用于吐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牡丹皮、生地黄)
5.清虚热药—清虚热,退骨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地骨皮、银柴胡)
;五.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证准确。
因里热病证既有气分、血分之别,湿热、热毒之异,又有实热、虚热之分。故应辨别里热症属气分、还是血分;是实热还是虚热;是一般的火热,还是湿热以及里热所在的部位(肝热、肺热、胃热)
2.根据病情适当配伍。
里热兼表证—与解表药同用,以表里双解。
; 热在气分兼血热(气血两燔)—清热泻火药与清热凉血药同用(气血两清)。
里热兼有积滞—当清热、泻下同用
3.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忌用。
苦燥容易伤阴,阴虚者慎用,或与养阴生津药同用
4.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以伤正气。
5.夏天用量宜大,冬天用量应少。
;寒凉伤阳—寒凉药物易损伤阳气
甘寒助湿—甘寒药物易助湿邪 副作用
苦寒败胃—苦寒药物易损伤脾胃
苦燥伤津—苦燥药物易损伤津液
诸药性能,均能清热
或善泻火,或善凉血
或善解毒,用各有别
夏月剂量宜强,冬月剂量宜弱
脾胃虚寒者慎用,真寒假热者应戒。 ;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性能特点:
性味:苦寒或甘寒。归经: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清泄气分邪热
适应范围:
(1)热病邪入气分证。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2)脏腑火热证。如肺热咳嗽、胃火牙痛、心火烦躁、肝火目赤等。
;注意事项:
(1)体虚有里热证时,应注意顾护正气,当配伍补虚药同用。
(2)根据各药作用部位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重点药物: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药:芦根、天花粉、竹叶、决明子
; 药材石膏 ; 石膏Shigao《神农本草经》
要点: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临床证明石膏在用于治疗“乙脑”“流脑”等热性传染病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命名:本品为矿石入药,其煅研醋调,固密甚于脂膏,故名。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0)。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用于热病气分证
煅用—清热力逊,收敛生肌力专。(多外用)
处方用名:石膏、生石膏、煅石膏(熟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归经:肺、胃。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煅用)。;分析:
性寒清热 入气分—清气分实热
入肺胃 走肌表—解肌退热
味辛发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用氧生产工艺规程.doc VIP
- 200吨汽车吊书说明书.pdf VIP
- 0.中国中铁建筑施工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工作指引宣贯材料.pptx VIP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专项选聘教师16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nbellRC系列半封闭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RC系列.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ppt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六年级第2课整理与收纳居室整理与清洁学会消毒 教案.docx VIP
- 技嘉主板H610M S2 DDR4 (rev.1.1)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本 1001).pdf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选调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演奏技巧分析53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