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研究.pdf

河豚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豚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研究

第 3 5 卷第 4 期 福 建 水 产 Vol. 35 No. 4 2 0 1 3 年 8 月 Journal oi Fujian Fisheries Aug. 2013 文章编号 :1006 -5601(2013)04 -0323 -05 河豚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 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研究 苏 捷 ,姜琳琳,吴靖娜,王 茵 ,张 农 ,刘智禹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13) 摘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毎年均有人因食用带有河豚毒素的河豚鱼或织纹螺引起中毒的事件。本 文以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分析河豚毒素胶体金层析快速检测卡的最低检测出限为0.5 MU/mL 或 100 ng/ mL 。根据河豚毒素限量值(lOMU/g)设计了织纹螺以及河豚鱼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ー步分析了 20个织 纹螺及河豚鱼实际样品,准确率为100% ,单个样品测试时间为20 min。结果表明:河豚毒素胶体金层析 快速检测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可通过肉眼直接判读结果的特性,尤其适合于基层检测 机构、渔业管理单位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对河豚鱼或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快速筛查与分析。 关键词:河豚鱼;织纹螺;胶体金层析;河豚毒素筛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Tetrodotoxin,TTX) 在海洋生物 河豚毒素( 试验检测、酶联免疫检测、HPLC及 LC-MS检 中分布广泛,是致使人类食用海产品中毒的常见 测等,这些方法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特定实 原因之一。河脉毒素是ー种生物碱类的毒素,分 验室内进行,检测成本高、周期较长,满足不了 子式*C„H17N308,分子量为319。河豚毒素分 基层相关机构快速筛查检测的需求。胶体金免疫 子中含有ー个胍基,该活性基团特异性结合于细 层析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特异性 胞膜的快速钠离子通道,阻止钠离子向胞外运 好、操作简便、可通过肉眼直接判读结果的特 输,破坏了細胞膜两侧电位平衡,进而抑制神经 性。目前国内还未见有关河豚毒素胶体金免疫层 和肌肉的电脉传导。河豚毒素中毒症状表现为肌 析试纸条的产品以及快速筛查方法标准的报道。 肉麻搏、无法自主呼吸,甚至窒息死亡⑴。河 本文通过分析河脉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在河豚鱼 豚毒素导致的中毒事件,主要是由误食含有河豚 及织纹螺中检测河豚毒素的应用,期望该方法可 毒素的河豚鱼或织纹螺引起的。在中国、日本和 以应用于河豚毒素的快速检测筛选工作,以减少 东南亚的ー些国家经常发生。自20世纪 70年代 误食河豚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促进河豚鱼 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多次发生因食用河豚鱼或织 产业与市场的开放与健康发展。 纹螺导致的中毒事件,致使数百人中毒甚至死 1 材料与方法 亡,福建省几乎毎年都有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事 件 [2]。 1. 1 实验材料 目前对河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小鼠生物 半權织纹螺 (Nassarius semivlicata)、光织纹 收稿日期:2013 -04-22 基金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闽 科 计 (2011) 50号] ;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 3502. 作者简介:苏 捷 (1980 - ) ,男,博士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