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水中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检测方法(103℃~105℃干燥法 .docVIP

实验八水中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检测方法(103℃~105℃干燥法 .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八水中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检测方法(103℃~105℃干燥法

實驗七 水中懸浮固體、揮發性懸浮固體 檢測方法(103℃~105℃乾燥法) (550℃乾燥法) 班級: 四環三A 組別: 第十二組 組員: 4980N002陳巧穎 4980N048黃彥鈞 4980N066吳建億 指導老師: 周信賢 老師 一.原理 一般天然水體之水或廢水均含有固形物(solid mater),各種固體物獲得之方法及相互關係如圖8-1所示,並分別說明如下:總固體物(Total solds,TS),是指將水樣蒸發後,其殘留物質在某一溫度之下乾燥所得者。總固體物又可分成兩部分:若將水樣過濾,則留存在過濾設備上之固形物,經一定溫度乾燥後,所得之部分稱為總懸浮固體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而其濾液經一定溫度乾燥所得之部分,稱為總溶解固體物(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   濾紙孔隙大小、孔隙率、面積、厚度及過濾器形式、都會影響過濾的結果,另外,過濾結果也和水樣之物理性質、固形之粒徑大小及總量等有關,因此,一般將濾紙孔隙大小定為2.0μm,水樣留存在此孔隙大小濾紙之固形物經特定條件測出之部分稱為懸浮固體物(Suspended Solids,SS),經此濾紙之濾液,於特定條件測出固形物稱為溶解固體物(Dissolved Solids,DS)。 水中固形物可在細分為溶解性有機物、顆粒狀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及顆粒狀無機物。   無機物一般在較高溫500℃亦不分解,但有機物則較不安定。因此如將水中固形物在500℃的高溫燃燒,則許多有機物既揮發逸失,所逸失之重量稱為揮發性固體物(Volatile Solids,VS)。在飲用水中,大多數為可溶解性之固形物,其中以無機物為主,有機物占極少量。   固形物含量為水樣之重要物理性質,於測定十字需遵循標準方法,在標準方法中對於固形物乾燥時採用的溫度有明確的規定,在水中總固體物及懸浮固體物之檢驗時,採用103℃~105 的乾燥溫度至恆重,在此溫度之下,水中所有固體物均會喪失其大部分水分,且有機物並不會分解,但機械性的包裹水(mechanically occluded water)大部分未被去除。因此,針對總溶解固體物的測定,有採用180℃為乾燥溫度之標準方法,則可去除大部分之機械性包裹水。揮發性固體物及固性固體物(fixed solid)的乾燥或稱燃燒(igniyion)溫度係採用500±50℃,在此溫度下,揮發性有機物可揮發成CO2及H2O,但無機物的分解量極少,少數例子如式(8-1): MgCO3→MgO+CO2↑ (8-1) 若採用溫度過高,則會發生一般有機物熱解(pyrolysis)及無機鹽類分解之現象,造成極大誤差。以固形物中最主要的無機鹽CaCO3為例,在825℃會分解;碳水化合物則在600℃即會發生熱解現象。在固形物測定最常見產生誤差的步驟為樣品處理的部分,在水樣採取、分裝及吸取的過程,若未經適當地混合均勻,其產生的誤差往往相當嚴重,值得特別重視。 水中懸浮固体含量的測定,在污水分析上相當重要,均有詳細的規定,這是因為在污染程度之研判上,它具有指標的作用。而在一般污水處理單元設計上,污水中SS亦為移除之重點,台灣地區每人每日污染量實測值經整理統計發現,每人每日之BOD5為40克,而台灣地區BOD5與SS之比值為1: (0.9~1.1),日本地區BOD5與SS比值為1:0.9,通常便於估算,採用BOD5 : SS = 1:1,因此在設計時,常採用,每人每日之SS為40克(約200mg/L),故SS測定可用於評估處理方法之效率。 由於各種廢水排入水體的膠體或細小的懸浮固體的存在。可影響水體的透明度,降低水中藻類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運動,減緩水底活性,導致水體底部缺氧,使水體同化能力降低。工業廢水是水體最重要的汙染源。它量大、面廣、含污染物多,成分複雜,在水中不易淨化,處理也比較困難,工業廢水之懸浮物質含量高,最高可達30,000mg/L(而生活汙水一般在200~500mg/L)。 灌溉水中含有懸浮性或沉澱性固體顆粒時,會使水色混濁。混濁度對灌溉水品質之影響,一來決定於固體顆粒本身之性質,另則是灌溉區域中土壤質地與排水狀況而定。再回歸水中一含大量之懸浮物和泥沙,其主要來自灌溉水在施灌過程中對田間所形成之土壤流失、溝渠之沖蝕,因而破壞農田及危害灌溉系統。受懸浮固體物危害之土壤可利用翻耕改良透氣性、透水性。 如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