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医药世界
第3章 醫藥世界 第二單元 醫療消費面面觀 第3章 醫藥世界 藥品許可證字號 在購買藥物時,需檢視藥品是否有完整標示,更可藉由「藥品許可證字號」辨認藥品種類。 1.成藥→「衛部成製字第******號」 ? 2.國內製造藥品→ 「衛部藥製字第******號」 ? 3.國外輸入藥品→ 「衛部藥輸字第******號」 「藥物」是…… 藥物是指當人使用之後可以達到生理及心理的作用、改變身體功能之化學物質。 -正確用藥 藥品許可證字號 /watch?v=MMH-eD_D-OA -正確用藥 -正確用藥 當你不了解時,可以善用藥務查詢系統 例如:.tw/DO81E0.asp -正確用藥 藥物的分類 擁有作用緩和、耐久儲存、使用簡便等特性,一般藥局可以自由購買。 一、 成 藥 -正確用藥 指示藥必須經過藥房的藥事人員或醫師認可推薦下才可購買,但不需要醫師的處方箋就可以取得。 二、 指示藥 處方藥的使用過程需經由醫師看診後,開立處方箋,再由藥事人員確認無誤後調配。 三、 處方藥 -正確用藥 藥物的型態 -正確用藥 藥物標示圖表 -正確用藥 處方箋與藥袋怎麼看?處方箋是俗稱的「藥單」,醫師看診過病患後,將所需的藥品、用法及用量標示於處方箋上,再由病患交給醫師調劑。 所謂的「藥袋」,則是我們自藥師手中取得,裝著藥品及並說明用藥指示的重要包裝袋!目前藥袋上標示的細項是經衛生署公告認定的項目,民眾透過仔細閱讀,才能正確用藥,讓藥物在我們體內發揮最大的功效! /watch?v=0n0DNqLTmgI -正確用藥 -正確用藥 就診後,請仔細核對 姓名、年齡、性別等 資料是否相符。 注意藥品用法、用 量、警語或副作用等 訊息,並確實遵守。 檢查藥品名稱、數量 是否正確。 確認調劑及交付藥品 的人,是否佩戴藥師 的執業執照。 -正確用藥 拿到藥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以確保用藥安全: 1.確認藥袋上的姓名是否與本人吻合。 2.看清楚藥袋上註明的服用方法及使用方式,如有疑問應馬上詢問醫師或藥師。 -正確用藥 拿到藥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以確保用藥安全: 3.要遵從醫師指示,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停藥。 4.服用藥物如出現任何不適之症狀,必須告訴醫師。 5.不可因症狀相似而隨意將藥給他人服用。 -正確用藥 錯誤的用藥行為 一、濫用抗生素 臺灣使用抗生素的情況相當普遍,但是過度使用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形成日後無藥可醫的狀況。 -常見的錯誤用藥行為 錯誤的用藥行為 二、亂服成藥 會造成身體機能的改變及肝腎代謝的負擔,服用藥物劑量過量或不足與使用方式錯誤也是常見的情形,若是體質敏感更不應該亂服成藥,以免造成皮膚紅疹、心悸、氣喘等過敏反應。 為避免用到不良藥品,購買成藥時要特別注意衛生署許可證字號的有無,凡宣稱具治療性病、補腎、固精等的藥品廣告,切勿聽信而自行購買免得花錢傷身! -常見的錯誤用藥行為 三、中西藥混合服用 有些人認為中藥藥性溫和,所以和西藥混用沒有多大關係,其實中西藥混用也可能產生藥物作用過強的情形,所以使用前都必須經由醫師諮詢,並盡可能減少混用的機會 錯誤的用藥行為 -常見的錯誤用藥行為 四、打點滴 許多人認為生病一定要吃藥及打針才會讓病情趕快好轉。其實除非病人嚴重脫水,並且無法經口進食,才需要利用點滴來補充水分,點滴中雖然有時會加入一些藥物,經由血液進入似乎效果較快,但是若是引發藥物過敏反應時,速度卻也是更快的。 錯誤的用藥行為 -常見的錯誤用藥行為 五、聽信服用偏方及未經查證的藥物 常常見到一些人因為病急亂投醫,使用一些未經查證的偏方治療,而導致病情更加惡化。 錯誤的用藥行為 -常見的錯誤用藥行為 對於藥品如有任何疑問,可以到以下網站查詢: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 ? .tw 假使正當使用藥物,卻因其不良反應而致死亡、殘障或嚴重疾病,消費者可藉由「藥害救濟」的管道尋求協助。 藥害救濟基金會網址:.tw/ -常見的錯誤用藥行為 什麼是另類療法? 傳統治療方式經過不斷的嘗試,透過現代 實證科學的實驗,逐步篩選之後,慢慢演變為現代科學化醫療的形式。因此,目前未經科學驗證、沒有明確療效的原始療法,就是現在大家口中所說的「另類療法」。 /watch?v=lLbMTZ7WlAQ -醫療消費停看聽 另類療法可能隱藏的陷阱 一、安全性 ? 並非所有號稱天然的藥品或食品的治療都絕對安全。例如:長期服用含有馬兜鈴酸或重金屬的不合格中藥而導致腎衰竭。 ? 二、療效 ? 小心奇蹟式的誇張療效說法,例如:不需要診斷或檢查就保證治癒疾病;宣稱可同時治療多種慢性病;來自神祕的祖傳祕方或屬於稀有的珍貴藥材;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等。 三、侵入身體的治療 ? 醫療法規定除了中西醫師以外,其他另類療法提供者不得有打針、開藥或動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