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单元加点字、文学文化常识复习《登幽州台歌》1.本诗作者是唐朝的陈子昂。2.加点字解释: 古人(古代那些能任人唯贤的人) 来者(贤明君主)念(感念) 悠悠(长久、深远)怆然(悲伤、凄恻) 涕(眼泪和鼻涕)3.对“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古代的人 B.古代与我有着同样遭遇的人 C.已经死去的人 D.古代那些能任人唯贤的人4.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独怆然而涕下”是因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住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过故人庄》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孟浩然,属于山水田园诗派。2.注音: 黍 (shǔ) 圃 (pǔ)3.加点字解释: 过 (拜访) 具 (准备,置办) 合 (环绕) 郭 (外城) 轩 (窗) 面 (面对) 把 (拿) 桑麻 (桑树和麻,这里指庄稼) 待 (等待) 就 (接近)4.诗中描写田家近景的诗句是:( 绿树村边合 ); 诗中描写田家远景的诗句是:( 青山郭外斜 )。5.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首诗朴素、平实的语言与诗人诚挚、朴实的感情,诗中平淡、宁静的生活相映成趣。 B.诗中描写的是重阳日赏菊,喜庆丰收的景象。 C.诗中的“鸡黍”是当时的家常饭菜,这恰恰表现了“故人”的一片真情。 D.“把酒话桑麻”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摒弃追名逐利的淡薄宁静的心态。《黄鹤楼》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崔颢。2.解释字词: 空余( 只剩下 ) 千载( 千年 )*晴川( 晴空下的汉阳平原 ) 乡关( 家乡 ) 历历( 清晰可见 ) 萋萋( 形容花草长得茂盛 )3.表达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两句诗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4.下列对本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中运用了不少双音韵词(词组),使全诗富有音乐美。 B.诗的尾联以日暮之景与怀乡之情相呼应,增强感染力。 C.诗中以搂在鹤去,白云悠悠的景象抒发了岁月无情、世事苍茫的感慨。 D.诗中诗人以黄鹤自喻,表现天马行空的情怀。《山居秋暝》1.本诗作者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2.本诗作者诗歌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加点字解释: 瞑 ( 日落、夜晚 ) 新 ( 刚刚 ) 浣女( 洗衣服的姑娘 ) 歇 ( 消散 ) 春芳( 春天的芳华 ) 王孙( 贵族子弟的统称,这里借指自己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送友人》1.加点字解释: 横(横卧) 为别(分离、离别) 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出发,踏上征途) 故人(老朋友) 自(从) 兹(这里) 班马(离群的马)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 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强调“马即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3.下列对本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首联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一山,一水,一动,一静,勾勒出一幅情景交融的送别场面。 B.颔联中,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形象生动写出了即将远行的朋友像随风旋转的蓬草,漂泊不定。 C.尾联中借萧萧马鸣,衬托出和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NIHSS评分量表解读PPT.ppt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PPT课件.ppt VIP
- 12J1工程做法图集标准.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课件:探索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ppt VIP
- 四法一纲.doc VIP
- 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9章 非语言表达.pptx VIP
- 领导力与管理沟通PPT课件(共19章)第8章 书面表达.pptx VIP
- 2025年农村公路路面改造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大纲.docx VIP
- 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审计表解读 2025年1月2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