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2014年5月号石油中旬刊 第11卷 第14期
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 (NatSciEdit) May2014,Vo1.11No.14
H油 田扶杨油层井网系统优化研究
杨东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井网系统的选择是油田开发设计的核心17题,是致密油藏有效动用技术攻关的重要保障。根据 H
油田扶扬油层 的地质动态特征 ,阐述 了其选择油 田开发井 网系统 的原则 ,并通过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程
度 、井网密度与采 收率、经济极 限井网密度与合理井网密度等 的关系确定 了H 油 田扶杨油层合理井 网密
度和有效驱动排距,为今后特低渗透油藏的规模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
[关键词]扶杨油层;特低渗透油藏;井网系统;井网密度;有效驱动排距
[中图分类号]TE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4)14—0055—04
1 选择油田开发井网系统的原则
根据 H油田扶扬油层的地质动态特征 ,在选择井网系统时 ,主要应考虑下述几条原则…:井网系
统应最大限度地适应地下油层 的分布特点,使井 网具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 ;井网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注
采强度,保证注水开发后油藏具有一定的采油速度;初期井网系统注采井数 比不宜过高,使井网在开发
调整过程中具有较大 的灵活性 ;选择的井网系统应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2 扶杨油层井网参数优化
2.1 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程度
对于注水开发油 田,要获得较好 的开发效果 ,主要是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由于低渗透油 田的油砂体
不是连续分布的,因此 ,在一定井网密度条件下,不同的注水方式将影响到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通过
对油砂体的认识 ,推导出油砂体与井 网密度 、注水方式的关系式 :
1
唧 _( ]
式 中, 为油砂体 的半径,m;e为采注井数 比;a为常系数 ;C 为含油砂体面积中值 ,m2;d为注采
井距 ,m; (e)为与注采井数比相关的校正系数 , (E)一0.135e一0.54e+1.405。
通过对 c、D区分析得出I类区块 、Ⅱ类区块在不同油水井数 比下的水驱控制程度与井 网密度关系
曲线 ,如图 1和图2所示。考虑合理油水井数 比为2.5的情况下,I类 区块井网密度达到 15El/km 即
能满足要求 ,Ⅱ类区块井网密度需要达到 20口/km 。
o 5 l0 15 20 25 30 35 40 45 5O 0 5 l0 15 20 25 3O 35 40 45 50
井网密度 /口·krn2 井网密度 /N·km2
注 :IPR表示油水井数 比。
图 1 I类 区块不 同井网密度下的水驱控制程度 图2 Ⅱ类区块不 同井网密度 下的水驱控制程度
[收稿日期]2014—01—24
[作者简介]杨东 (1980一),男,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石油中旬刊 *油气 田开发工程 2O14年 5月
2.2 井网密度与采收率
国内外众多油 田通过研究分析和生产实践逐步 表 1 不同类型油田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表
认识到开发井 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有密切的关系。
运用北京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研究成果[2],通过 144
个油田和区块的实际资料 ,按流度 (渗透率 /黏度)
分为 5个区间,回归出最终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
系式 (见表 1)。
H地区扶余油层属于特低一低渗透油藏 ,流度
小于 5mD/mPa·S,选用第 5类采收率计算公式 ,
通过绘制采收率与井 网密度关系曲线 (见图 3)可
以看出,井网密度达到 3O口/km。时能获得相对理
想的开发效果。
2.3 经济极 限井网密度与合理井网密度
最终采收率 (E )与井网密度具有 以下关系: O
ER— EDea/s
\褥馨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lication of geo-microbial prospecting method for finding oil and gas reservoirs.pdf
- [C_(16)min]Br改性累托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Q-RPIS-C”精细质量管理.pdf
- “扒粪运动”拯救美国于贪腐泥潭之中.pdf
- “北海高岭土煅烧技术”项目过验收.pdf
- “不让一滴油流入长江”.pdf
- “采矿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pdf
- “储量计算”的教材教法.pdf
- “大功率高效立式细磨装备研发”项目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pdf
- “德钾盐”在回归——访深圳德钾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延亮博士.pdf
最近下载
- 大学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ppt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学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2024)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医美抗衰美容干细胞抗衰产品项目知识课件.pptx VIP
- 合肥市残疾人证课件.ppt VIP
- 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全册单词表.xlsx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课件解决方案》课件.ppt VIP
- 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25年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行器总体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