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感伤到旷达_传统文化背景下汉魏六朝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pdf

从感伤到旷达_传统文化背景下汉魏六朝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感伤到旷达_传统文化背景下汉魏六朝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TThThThThThh eeeeee oooooo ryryryryryry ReReReReReRe ssssss eeeeee aaaaaa rcrcrcrcrcrc hhhhhh 学学学学学学 理理理理理理 论论论论论论 从感伤到旷达 ———传统文化背景下汉魏六朝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孙晓梅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综观汉魏六朝的文学,越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生命意识就越凸现出来,而且生命意识的构建必然的融入这 一特定时期的文化而铸成了生命的信仰,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终极意义上的回归。本文拟就从《古诗十九首》、阮籍、 嵇康、陶渊明等这几个典型特例来说明汉末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进而论证这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有着深刻的文化 背景。 关键词:生命意识;生命意识的觉醒;传统文化;文化背景 :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 2589 2009 1 2 01 70 03 中图分类号 K23 — ( ) — — 汉魏六朝的文学,越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生命意识 支柱,下层文士仕进无望、生活无着,礼乐制度开始动摇, 就越凸现出来,而且生命意识的构建必然的融入这一特定 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危机,士人的灵性生命完全从恢弘雄 时期的文化而铸成了生命的信仰,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 伟的社会网结中解脱出来,独立面对天地万物,首先感受 终极意义上的回归。 到的便是生命的短促、命运的无常。生命意识的充分觉醒 一、汉魏六朝士人生命意识的觉醒状态 和现实体验的深重痛苦相互交织,构成了这一时期诗歌的 汉末魏晋六朝四、五百年,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黑暗的 主调。被后世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年代,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这是一个血泪横融的 “中多人生咏叹,古朴悲凉,词简意深,发人况味”。对生命 时代,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到处都是刀光剑影,风云激 的有限性的深刻体验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主题。面对死亡 荡,战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普遍怀有一种“人命若朝 与命运,士人的思考与歌吟是刻骨铭心的,钟嵘所谓“惊心 露”,“人生若尘露”的忧生之嗟。强烈的生命忧患催动人们 动魂、一字千金”,诚非虚语。这种体验标志着中国古代知 往四面八方去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另一方面,正如宗白华 识分子生命意识的真正觉醒。 先生所说:“汉末魏晋六朝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 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这个主题直接在《古诗十九首》 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 中以强烈的感觉反复出现。诗人们更将自身生命的短暂存 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促成了人的觉醒,生命本我被突出出 在与自然中永久的存在相对比,或感慨于那长年“青青”的 来。他们或及时行乐,忘怀对死亡的恐惧;或隐逸,重视个人 “陵上柏”和始终“磊磊”的“涧中石”,或感慨于那永远不会 短暂人生;或纵酒,以酒为命;或养生,极端重视个体生命; 变化的“金石”,从而更加深了自己的感伤和悲哀。在诗人 或纵情山水,以怡乐情怀;或高扬强烈的个性精神,使自己 们的眼中,时间成了带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