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对职业教育现状的认识及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职业教育现状的认识及发展的思考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近年来,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认识不够,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职业教育整体上仍是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转变观念,创新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领导,统筹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使职业教育步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改革与发展 对策思考
一、达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是四川的人口、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四川的教育文化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川东明珠”。目前,全市共有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38所,其中民办中职学校10所,另有乡镇成人教育学校240所,并拥有一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005年,全市完成中职招生任务(按生源计)24768人,是2001年的3.1倍,中职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底达43777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多形式、多规格、多门类的短期职业培训,成效显着。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413000人次,培训农户科技当家人53286人,完成系统实用技术培训423689人次,完成职工教育培训89326人次。至今,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5所(含劳动部评定的1所技校)、省级重点中职校3所、市级重点中职校6所;省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9个。骨干示范中职校在校生占全市中职在校生总数的73.9%,2005年骨干示范学校所招新生占全市中职校所招新生总数的75.6%。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政府办、企业办、联合办、个体办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我市民办中职校招收中职生达2845人,在校学生7365人,占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16.8%。
二、达州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有的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都还没有完全到位。同时.群众心理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有所抬头,鄙视劳动和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还是二流教育,再加上职业教育质量不高,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群众及其子女不愿就读职业学校。
2.职业教育与市场、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衔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适应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3.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普、职发展比例失衡,职业教育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全达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仅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1%和38.5%,民办职业教育只占职教总量的13.6%。
4.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学质量不高。一些学校以学科教育、学历教育为导向,用升学来吸引生源,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实习实训设施不配套,专业特色不明显,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加快达州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必须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教育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努力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专业学科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彰显自身的质量、品牌和特色,提高就业率,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2.创新办学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办学体制是基础。一是要加快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要大力扶持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民营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在学校用地、税收、基本建设、师资队伍、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二是大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教育、劳动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公办学校进行股份制、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体制改革试点,允许各地引入民间资金改造薄弱公办学校,鼓励公办学校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推动公办学校重组和整合。三是大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给职业学校松绑放权,在招生、学籍、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经费使用等方面扩大学校自主权,帮助学校构建面向市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
3.创新办学模式。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至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