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 三自由度直升机系统仿真内容2.2.1 PID直升机控制器设计描述PID设计过程:2.2.1.1 俯仰运动控制器设计俯仰运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为:忽略掉俯仰轴产生的重力矩Tg,得:对上式进行Laplace变换,得:即:代入相应的参数值,有俯仰运动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添加PID控制器,得到俯仰运动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图1 俯仰运动系统框图PID控制器设计如下:由于变化很小有得下式:由上式可得,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根据图1可得闭环传递函数如下:令,即控制器取消积分环节,得下式采用PD控制器能将俯仰运动控制问题化解为典型二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的峰值时间为:通过选择二阶系统峰值时间tp和阻尼比ζ,能确定Ked和Kep。实际系统中控制器应需加积分项来补偿重力扰动,Kei应调整合理,一般初始值取Kei =0.1Kep。2.2.1.2横侧运动控制器设计横侧运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为:对上式进行Laplace变换,得:即:代入相应的参数值,有横侧运动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添加PID控制器,得到横侧运动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图2 俯仰运动系统框图PID控制器设计如下:由于变化很小有得下式:根据图1可得闭环传递函数如下:令,即控制器取消积分环节,得下式采用PD控制器能将横侧运动控制问题化解为典型二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的峰值时间为:通过选择二阶系统的峰值时间ts和阻尼比ζ,可确定Kpd和Kpp。2.2.1.3旋转运动控制器设计旋转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为:通常因横侧角较小(约5度左右),可令sin(p)≈p。因此旋转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可简化为:对上式进行Laplace变换,得:即:代入相应的参数值,有旋转运动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添加PID控制器,得到旋转运动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图3 旋转运动系统框图PID控制器设计如下:由于变化很小有得下式:根据图3可得闭环传递函数如下:令,即控制器取消积分环节,得下式采用PI控制器能将横侧运动控制问题化解为典型二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的峰值时间为:通过选择二阶系统的峰值时间ts和阻尼比ζ,可确定Krp和Kri。仿真阶跃响应控制:俯仰运动的仿真中用到的参数如表1所示。表1 俯仰运动仿真参数No.JeKcL1KepKeiKed11.8145120.8814.44220.7073.39350.339351.080221.52.96150.7071.50640.150640.7196322.22110.7070.84840.084840.5401431.48070.7070.37710.037710.3601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图4 俯仰运动阶跃响应横侧运动的仿真中用到的参数如表2所示。表2横侧运动仿真参数No.JpKcLpKepKeiKed10170.76.34600.7070.62990.062990.1404214.44220.7070.30860.030860.098231.33.41710.7070.18260.018260.0756422.22110.7070.07720.007720.0491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图5横侧运动阶跃响应旋转运动的仿真中用到的参数如表3所示。表3旋转运动仿真参数No.KepKei12.04522.22110.7071.53582.4124231.48070.7071.02381.0722341.11050.7070.76790.6031450.88840.7070.61430.3860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图6旋转运动阶跃响应比较多组参数的仿真效果,并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是内外环的控制特点。2.2.2 采用LQR进行直升机控制器设计描述LQR设计过程根据俯仰运动、横侧运动、旋转运动的简化动力学方程:可得:选取为状态变量,为输出状态变量,得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令:,,得状态方程式: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简称为LQ问题,即对线性系统:满足性能指标:是n×n正半定对称矩阵;R是p×p正定对称矩阵;如果对终端情况没有要,即有: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律为:矩阵P必须满足Riccati方程:通过MATLAB中的LQR函数求解K:[K,S,E] = lqr(A,B,Q,R,N)式中,N的缺省值为零。通过阶跃响应曲线比较三组K值控制效果:将相应的参数代入A,B,C,D,得:,,,初始值为:期望值为:第一组参数,选取:,解得: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图7 LQR第一组参数仿真结果第二组参数,选取:,解得: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图8 第二组参数LQR仿真结果第三组参数,选取:,解得:仿真结果如图9所示:图9 第三组LQR参数仿真结果三组参数中俯仰运动、横侧运动、旋转运动的曲线对比如图10所示:(a) 俯仰运动(b) 横侧运动(c) 旋转运动图10 三组参数对比初值设为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