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家湾溪昆虫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家湾溪昆虫调查

PAGE 36 -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系模式分析,著重於水域之範疇中,然而河岸之陸域生態系各類資源如昆蟲、兩生爬蟲類、鳥類等之整合調查有利於集水區整體之概念提供合理多方位之資訊,供委託單位管理之參考,由深度生態學(deep ecology)進入淺層生態學(shallow ecology),從Angelstam(1992)之觀點,生態保育應顧及生態系的群聚(community)、生物地理(biogeography)、景觀生物學(landscape biology)及演化生物學(evolutionary biology),而這些正是棲地指標(Index of Habitat Characters, IHC)計算的考慮項目(Brown JR, 1989),此正符合曾(2003)報告中指出需擴大面積監測櫻花鉤吻鮭之棲地,也同時符合生態模式分析中輸入(input)及輸出(output)的完整思考,而生態系的整體特質需由所有生物類群整合分析後才能得知。「生態系模式」是以摘要的方式來描述一個錯綜複雜的生態系結構與功能(林及楊,2001),對研究者而言,模式是可以幫助我們將科學知識整合、歸納並概念化的工具,可以整合來自不同領域但關係密切之研究成果,亦可更深入透視生態系的運作與生物間及生物與生物間交互作用的關係。昆蟲調查結果以群聚構造分析,而功能群分析更能提供模式分析有價值的資訊。 台灣多處不同棲地或生態系昆蟲群聚之調查結果中,如關刀溪初級消費者(植食性昆蟲)成蟲期佔33.65%、幼蟲期佔26.67%,次級消費者(捕食性及寄生性昆蟲)成蟲佔8.27%、幼蟲佔22.83%,分解者昆蟲成蟲佔57.47%、幼蟲佔50.44%(楊,2001),若以功能群總和換算食物塔而言,昆蟲並無生產者故次級消費者/初級消費者/分解者之比為1:1.9:3.5,這比例正是典型亞熱帶森林生態系昆蟲群聚特性(楊,2001);然昆蟲群聚功能結構分析亦將是未來監測之重要方式,環境改變則群聚結構將隨之改變,其比例就會有變化,相信此處調查結果參與先前研究結果之比較除能看出昆蟲群聚特性於不同生態系能量輸出輸入間所扮演的角色外,更能表現武陵地區生態系昆蟲群聚特性,進而輔助建立生態系模式,在學術上不但可以作為驗證生態研究假說的工具,亦可以預測自然環境變遷與人為干擾對整體生態系的衝擊(林,2002)。因此,以陸生生態系之昆蟲群聚結構與功能群分析的研究使生態系模式更臻完善,也期望開啟整合資源調查的大門,使棲地生物資源及群聚結構研究結果對生態保育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第二節 前 人 研 究 (一)水生昆蟲相方面 此區向來昆蟲研究由楊等(1986)與楊及謝(2000)的研究調查為主,近來有趙(2002)、郭(2003)及邱(2004)的報告,然而僅指向櫻花鉤吻鮭之食餌及溪流水質監測,且未能就全面性之生態系之棲所特性分析進行研究,主要在水域生態系的水質與水生昆蟲族群功能,而雖也有群聚結構及功能群分析,甚至量化之調查資料,卻少有以溪流生態系棲所分析者,而棲所分析的首要先有一個初步的棲所分類系統。然而蜉蝣目的棲地依Needham, Traver, and Hsu(1935)整理如下: 靜水域如池塘、湖泊及溪流之迴流區 攀行者(Climbers):稚蟲在半沉水性植物上爬(climb)、跑(run)或跳(jump)。因為中央尾絲及鰓的快速移動而迅速活動。體型特色:體表光滑(smooth - bodied),尾毛具密纓毛,鰓葉片狀,無特別流線型的。典型代表屬:Blasturus、Cloeon、Siphlonurus及 Callibaetis。 底棲緩行者(Bottom spramler):在所有底質上慢速爬行。體型特色:體扁平、足堅硬、多毛、覆有碎屑、足向外側張,第一對鰓葉通常特化為硬板蓋住及保護其他鰓葉以免淤塞。典型代表屬:Caenis、Epherella及Potamanthus。 挖掘者(Burrowers):所有蜉蝣最有趣的一群均是此型。好像地鼠式(mole like)的在泥地、泥砂地或腐植碎屑(殘體)中挖掘(literally plow)隧道。隧道具有兩開口。體型特性與功能:前足扁平可挖掘、大顎兩側具大牙突起可能也有利挖掘,羽狀鰓位在背面,擺動起來可以維持隧道中的水中氧氣,並排除碎屑(debris),當然也可能有避免隧道崩塌的功能。隧道通常在底泥上層5cm,也有在15cm處發現者。典型代表屬:Dolamia、Potamanthus Ephemera、Hexagenia、Litobrancha、 Pentagenia、Ephorn、Cavpsuru 活水域及潮間帶(浪拍攤)。 體型特性:複眼在背面。 自由生活(Free – liv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