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寄存器及数据输出实验.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存器及数据输出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寄存器及数据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寄存器器件的工作原理,了解COP2000模型机所用主要寄存器的位置、作用、数据通路及控制信号; 2、掌握寄存器组的工作原理; 3、了解计算机中多个寄存器不能同时向内部数据总线送出数据的事实——COP2000实验仪选择某个寄存器(允许其向DBUS上输出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寄存器 COP2000用74HC574来构成寄存器,74HC574的功能如下: 在CLK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 当OC=1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时触发器输出数据。 74HC574工作波形图 1、累加器A、暂存器W实验 2、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输出寄存器OUT实验 寄存器MAR原理图 寄存器ST原理图 寄存器OUT原理图 (二)寄存器组 寄存器组R原理图 74HC139含有两个独立的2—4译码器,其引脚与内部逻辑、功能表见实验指导书。 (三)数据输出实验 COP2000实验仪中有7个寄存器可以向DBUS输出数据,但在某一特定时刻只能有一个寄存器输出数据。由X0、X1、X2控制信号决定那一个寄存器向数据总线输出数据,而这三个控制信号为74HC138译码器的三个选择输入端。74HC138用于选片。 数据输出选择器原理图 X2 X1 X0 输出寄存器 0 0 0 IN-OE 外部中断 0 0 1 IA-OE 中断向量 0 1 0 ST-OE 堆栈寄存器 0 1 1 PC-OE PC寄存器 1 0 0 D-OE 直通门 1 0 1 R-OE 右移门 1 1 0 L-OE 左移门 1 1 1 没有输出 三、实验内容 1、A、W的写入 按下表连线 连接 信号孔 接入孔 1 J1座 J3座 2 AEN K0 3 WEN K1 4 ALUCK CLOCK 将数据写入A寄存器 用手动开关K23—K16进行DBUS[7:0]的数据输入 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 0 1 0 1 0 1 0 1 置控制信号: K0(AEN) K1(WEN) 0 1 给CLOCK跳变信号:按住CLOCK脉冲键,注意哪个寄存器的黄色指示灯亮起,就是你所选的要写入的寄存器。放开CLOCK键,一个上升沿即产生,观察寄存器写入的值。 (2) 将数据写入W寄存器 置数据: 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 0 1 0 1 0 1 0 1 置控制信号: K0(AEN) K1(WEN) 1 0 给CLOCK跳变信号,观察寄存器写入的值。 2、R?的写入与读出 按下表连接线 连接 信号孔 接入孔 1 J1座 J3座 2 RRD K11 3 RWR K10 4 SB K1 5 SA K0 6 RCK CLOCK (1) R?的写入 写入R0: 置数据: 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 0 1 0 1 0 1 0 1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1 0 0 0 给出CLOCK脉冲上升沿。 写入R1: 置数据: 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 0 1 0 1 0 1 0 1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1 0 0 1 给出CLOCK脉冲上升沿。 写入R2: 置数据: 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 0 1 0 1 0 1 0 1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1 0 1 0 给出CLOCK脉冲上升沿。 写入R3: 置数据: 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 0 1 0 1 0 1 0 1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1 0 1 1 给出CLOCK脉冲上升沿。 (2) R?的读出 自己设置RRD、RWR、SB及SA信号,观察R?的红色指示灯及液晶显示内容。 读R0: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0 1 0 0 液晶显示为:55 读R1: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0 1 0 1 液晶显示为:55 读R2: 置控制信号: K11(RRD) K10(RWR) K1(SB) K0(SA) 0 1 1 0 液晶显示为:5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