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见成型不良.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成型不良

常見成型不良概述 成型成品所產生的不良缺陷基本由兩個方面引起的:模具原因和成型原因.下面將著重按照這兩個方面對各种不同的常見不良狀況進行敘述: 4.8.1毛邊(溢料):又稱飛邊﹑披鋒﹑毛刺等﹐大多發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動模和靜模的分型面﹑滑塊的滑配部位﹑鑲件的縫隙﹑頂杆孔隙等處。不難理解 ﹐飛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缺陷或机台鎖模力失效造成。 如圖6 產 生 原 因 解 決 辦 法 成型原因 1.料溫及模溫太高﹐促使塑膠的流動性太好﹐在模具的微小間隙處產生毛邊 調降料管和模具溫度﹐使塑膠的粘度适當升高 2.料溫及模溫太低﹐促使成型壓力加得過大﹐容易在澆口附近產生毛邊 調升料管和模具溫度﹐使塑膠的流動性更好﹐以降低射壓 3.充模狀態過分劇烈﹐過于高壓高速﹐使模具的張開力繒加﹐導致溢料 當型腔一旦注滿﹐立刻降壓減速﹐使熔体前端塑料有時間冷卻和固化﹐減少了溢料机會 然后再繼續低壓注射并保壓。 4.模具的鎖模力弱 增強鎖模力 5.射出量過多﹐使定量之模腔無法容納而溢出。 降低注射量﹐使之驅于合理化 模具原因 1.合模不到位﹐模具老化 公﹑母模及活動部件(滑塊.斜捎…)補焊﹐重新放電加工 2.插破面﹐靠破面打光或加工過切 補焊﹐重新放電加工 3.模具鋼材變形 公模變形﹐加SP(支撐柱)﹔ 入子變形﹐更換入子 4.8.2縮水﹕因塑料硬化時在成型品表面呈現凹陷及內部形成空洞的現象。主要是体積收縮所致﹐容易發生在肉厚不平均的位置﹐薄壁相近的位置。如圖7 產 生 原 因 解 決 辦 法 成型原因 冷卻不充分﹐冷卻時間過短。 模具溫度不均勻產生收縮有先后。 樹脂溫度過高產生收縮量增大 延長冷卻時間。 調降模具溫度﹐模具溫度均一化﹐并著重肉厚部分的冷卻水路﹐确保肉厚部熱量及時排掉。 調降料管溫度。 2.材料供應量不夠密﹐射出量不足﹐射出壓力過弱﹐射出時間過短 增加射出量﹐調升射壓及射速 3.射出壓力不足﹐塑膠壓縮量不夠。 保壓不充分﹐保壓過弱﹐保壓時間過短 增強模具的密封性﹐保証高壓高速注射無溢出﹐增強射壓。 調升保壓壓力﹐延長保壓時間﹐針對澆口處收縮有效。 模具原因 1.模具內气壓導致凹陷﹐模具中有殘留气体﹐排气孔不佳﹐ 增加排气口﹐拆入子。 改進澆順序﹐將內部气体赶到有排气的位置 2.內厚不平均處﹐易發生﹐在背部有加強筋(RIB)﹐有BOSS孔﹐拐角處…。 加做火山口偷肉﹔ 在客戶允許的情況下改肉厚 3.澆注系統的壓力損失過大,使模腔內塑料還未保壓充分就已冷卻 澆注系統的取值大小要合適射膠和保壓要注意進澆平衡 4.澆口的形狀位置不良,對厚肉處在後冷收縮時無法補料 澆口長度不得大於1mm.,以防壓力損失大,澆口過大,且無剪切塑膠的作用,澆口位置應處於肉厚較大處,以便保壓 4.8.3開裂:由於明顯的模具缺陷而在開模、脫模時出現機械強度破壞,以及內應力釋放產行的形變裂紋。這裡的開裂包括制件表面絲狀裂紋,頂白,開裂及因制件粘模而造成的創傷。如圖8 產 生 原 因 解 決 辦 法 成 型 原 因 1.充模狀態過分激勵,射壓過大,射速過高,射量過飽,從而粘模緊且內應力過大 降低射出壓力,阻止過度填充 2.模溫不佳。模溫過低,熔接線熔合不良易開裂,模溫過高,冷卻不良,頂出白化 調配好模溫 3.開模速度,過快時易產生頂出元件沖撞成品而頂白 降低頂出速度,以求和點平穩頂出 模 具 原 因 1.脫模斜度不夠,側壁粗糙,使頂出時脫模力增加 在允許的條件內增加脫模角,並加強側面拋光並改加頂出塊 2.頂出元件布置不當或頂出時發生不平衡,使頂出元件有先後,且受力不均 改頂白處的置後頂出。將KO孔盡可能打在四角位置,且保証頂出板頂出無變形,修正各頂出元件使其順暢。 3.成品肉厚太薄,成品結構出現尖角,缺口 採用大的頂出元件,甚至是頂出板(塊),必要時請示成品設變 4.模具頂出公模側有真空。如:大面積掀蓋 對公模側開設吹氣孔(縫)或開設氣動頂出 5.進澆位置,方向不對(針對有嵌件之情況) 改正進澆方式,使料流方向順從料收縮方向,避免取回效應 4.8.4短射:亦為填充不足,有殘缺 如圖 9 產 生 原 因 解 決 辦 法 成 型 原 因 1.加料計量有誤 加料量增加至合理位置 2.注射壓力不足,注速不快,無法充滿模腔 針對高低起伏,形狀復雜之模腔應以高壓高速注射成型 3.模溫、料管溫度過低,使熔體頭部塑料過快降低,冷卻阻止流動 提高模溫、料溫、保証充模順暢 模 具 原 因 1.模型空間過薄且轉折多,靠破,插破多,阻止熔體順暢流動 對澆口不及的地方追加進澆口,適當增加肉厚,並加強模腔的表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