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 第三部分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得 分 评 卷 人 第一部分 (1~6题 25分) 1.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一蹴( )而就 ②困扰(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因为 所以 但是 就 B.如果 那么 但是 所以 C.如果 那么 因为 所以 D.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3.结合所给的语境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句子。(2分) 4.名著阅读填空。(4分) 《 》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 》记述了一位既有烦琐的封建规矩和礼节,又有热情关注童年鲁迅梦寐以求的心愿的普通劳动妇女的故事;《 》回忆了作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一位日本学者对自己的真挚的友好感情;《 》是一篇追师怀友的散文,同时也是对海外的生活和辛亥革命风云的生动描绘。 5.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地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3分) 答: 6.默写诗词文名句。(10分) (1) ,洪波涌起。 (2)采菊东篱下, 。 (3) ,恨别鸟惊心。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 (5) ,不可知其源。 (6)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的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力的诗句是: , 。 (7)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 ”的诗句,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 答: 8.请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9.选出对这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甲】【乙】 [注释]①今:若,如。②予子冠履:给你帽子和鞋。③为:愿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不为苟得也 ( ) (2)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