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方双孢菇稳产高产综合管理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方双孢菇稳产高产综合管理技术

北方双孢菇稳产高产综合管理技术摘要:近几年,病虫害的日益严重制约了双孢菇产量和品质,因此,通过做料配方和时间安排、管理等技术措施的改进,最终实现双孢菇的高产优质。 关键词:双孢菇;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10-2 双孢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双孢菇的销售更是逐年上涨,因此在农村发展双孢菇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条非常好的路子。但从近几年来看,双孢菇产量的不稳定使得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要想促进双孢菇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其高产优质的问题。 1 种植时间安排要适当。 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因地制宜不违农时,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温度是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目前双孢菇的栽培仍然要以自然条件下的气温为主,根据双孢菇的生长特点及我区全年的气候条件,其最佳的种植时间应该是9月上旬到中旬。时间过早或过晚,对双孢菇的产量均有很大的影响。 2 发酵料配方要具有合理性。 合理的配方是获得双孢菇高产的重要因素。因为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进行生长发育。依靠蘑菇菌丝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和有益微生物将培养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成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而生长发育。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源、氮源、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生长素等。这些碳源和氮源广泛存在于农作物的秸杆和畜禽粪肥、饼肥、以及含氮化肥如尿素、硫铵中。双孢菇发酵料配料应符合这个条件:氮含量1.6-2.0%,碳氮比例23-25:1,pH值7.5-8.0。根据以上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推荐以下两种配方:(1)麦草:3000千克、鲜鸡粪3立方米(含水量在50%-60%之间)、干鸡粪800千克(含水量在20%左右)、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粉:100千克、石灰粉:40千克。(2)草料(稻草或麦秸)2500公斤、干牛粪1250公斤、菜籽饼175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石灰50公斤、石膏75公斤。以上均为100平方米栽培所需培养料的量,配方中的稻草、麦草可单独使用,如混合使用,以稻草70%、麦草30%或稻草50%,玉米杆50%的比例混合效果最好,不仅在养分上能互补,而且还能改善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产量。 3 关键要做好二次发酵 以前,双孢菇生产一般都是经过发酵后,直接进棚播种,不进行二次发酵,但这样做的产量不会高。二次发酵是双孢菇栽培中对培养料的处理再加工过程,一般在室内或棚内进行,通常也称为室内发酵或棚内发酵。二次发酵是处理培养料的另一种方法。培养料经过二次发酵,能够进一步将混合料内部的一切杂菌、害虫消灭;其次通过调节温度、空气、湿度等因素,促进蘑菇培养料进一步发酵转化,最终形成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培养基质,利于菌丝健壮生长,能够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幅度可达20%-40%,显著提高菇农种菇经济效益。采用二次发酵技术,蘑菇培养料堆制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称“前发酵”,堆制方法与一次发酵相同,但堆制时间短,通常只有13天,翻堆3次,需加温一定时间(60℃需6-10小时,48-50℃需4-6天)使培养料进行第二次升温发酵,所以称“二次发酵”。目前,后发酵技术在菇房条件较好和有栽培经验的栽培地区,已普遍推广应用。二次发酵是提高双孢菇产量和质量的技术重点,同时也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3.1 室外堆式二次发酵 料堆底部用砖垒宽60厘米、高40厘米左右的通风道,上铺木棍(板),以不漏培养料为准。培养料在通风道四周及上面建堆,四周垂直,高度1.5-2米。宽1.6-1.8米,长度10-15米,最短不小于8米。建堆时把气筒置于通风道上,间隔1米。位置中间,拔气筒直径15×20厘米或15×15厘米建好堆后用塑料膜或其他堵塞物将拔气筒上口堵死。料堆用拱棚封闭,薄膜离料堆30厘米左右。两侧和一头、中心各插一支温度计,时间大约10.15小时,料温可上升到60℃左右,维持10-12小时(巴氏消毒),然后逐个打开拔气筒口,先由中间后至两头,使温度48小时之内逐渐降到50℃左右,若降不到50℃左右,可打开通风窗,实在再降不下温度,在料堆两头中间处开50×50厘米通风窗,当温度降到50℃关闭通风窗),再经48小时从50℃降到28℃左右,后发酵进行完毕。大约6-7天。 3.2 室内床架式二次发酵 一般在菇房外发生蒸气,用塑料管送入菇房加热,此法温度上升快。湿热空气穿透力强、高温湿强,培养料入房时含水量应偏干些,掌握在65-68%左右,最好存放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