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临江岸线景观设计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临江岸线景观设计摘 要:本文结合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项目,对临江岸线的景观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绿化;景观;设计
?
1 项目概况?
红谷滩新区地处昌北,是体现南昌美好未来,展示“一江两岸”现代都市风采和滨江城市特色魅力的主要区域。设计内容是红谷滩新区临江岸线景观设计。横向范围为生米大桥引线至中心区秋水广场以南段,长约7.5公里,纵向范围为赣江大道至赣江的滨水地带,宽60~160米岸线景观设计意向。?
2 设计理念?
赣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以体现、继承和发扬赣文化为宗旨,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建造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中别具魅力、标志性景观空间为目的进行的。?
2.1 总体构思:设计没有仅仅局限于岸线景观规划,而是从宏观、可持续性、战略性角度对整个红谷滩地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一带一轴”的总体布局。“一带”即滨江景观带;“一轴”即赣文化中心轴(作为红角洲片区中心),将滨江景观带与片区中心紧密结合,既使滨江景观有效渗透到片区内部,与前湖景区构成完整体系;又使滨江景观带与中心交通网络相连,具有高度的通达性。“一带一轴”的布局模式,有效地利用了滨江岸线资源,提高了城市总体环境品质。?
2.2 滨江景观带:将赣江大道以北80米宽规划预留绿带与南侧滨江景观带整体考虑,以赣文化广场为中心,根据不同功能的沿江地块用地性质及大昌北规模效应对滨江景观带进行合理功能分区。生米大桥至赣文化广场段,多为居住用地,设计为生活休闲区;赣文化广场至秋水广场段,靠近红谷滩中心区,多为商业、文化娱乐用地,设计为公众娱乐区。每一分区各有不同主题。 ?
2.3 赣文化中心轴:设计作为红角洲片区中心,根据《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大昌北新城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将赣文化中心轴分为四部分,依次为赣文化中心区、商业步行区、娱乐活动区、高级居住区,四个区之间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连接,在南端与赣文化广场衔接,形成一个集文化、商业、娱乐、居住于一体的与滨江景观带紧密结合的中心轴线,并将滨江景观带与前湖景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总体环境质量。?
2.4 滨江防洪护堤:尊重《南昌市城市防洪规划》所定防洪护堤,仅在生米大桥至俞家段(1.8km),将赣江大道与防洪堤防之间凹地填平,以提高整体滨江岸线景观。护堤空间边界景观形态多样,设计有坡状护堤、台阶状护堤、绿化护堤。?
2.5 景观设施小品:以体现南昌滨江城市特色及文化内涵,创造连续、丰富的滨江景观为主旨,设计了一系列满足人们交通、信息、休憩、观景、健身、娱乐、集会等需求的地景设施、环境小品。?
2.6 绿化设计:以南昌本土绿化资源为主,设计注重绿化层次的丰富、色彩的搭配、与环境的融合。在视线上,以采用不遮挡赣江大道、滨江人行道行人观景视线的树种为原则,创造良好的视线景观,同时提供必要的供人们休憩、避日的绿化环境。赣江大道以北绿化带,设计以乔木、灌木及草坪相结合,旨在创造一种在行车视觉中连续的如行云流水般的绿化效果。?
3 概念设计要点?
3.1 为保持滨江景观带于秋水广场以北一带的景观连续性,绿化的人行道与大小不同的广场空间连接,从南端一直延伸至北端。籍着高素质的人行道网络将南昌大桥至秋水广场南端的人行道风格延续至北,达到沿江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与连贯。?
3.2 广场空间、遮荫的种植、告示板、步行小径、轮廓优美的草坪、高耸的特色灯柱等等的设计元素构成昌北新区一个带状的绿化公园,给南昌市民引入“城市绿色氧吧”的新概念。?
3.3 重要结点于秋水广场两侧有着合理的分布。交通要道的交汇处设计的结点内摆放着雕塑和构筑物,形成的对景为行人和驾驶者提供方向引导。重要结点以平面几何形体展现,与赣江江岸线的自由曲线构成对比,表达了景观设计应有的理性。?
4 重要结点设计?
滨江景观带以生米大桥为起始,沿至中心区秋水广场以南,沿岸7.5公里,根据沿江地块用地性质,将划分为:居住休闲区、赣文化中心区、商住行政办公区。围绕三大主题“闲云一处”、“渔歌漾日”、“长风广场”,展开六大重要结点,分别为:滨江浴场、风筝广场、灯笼广场、赣文化雕塑园、长风广场、赣文化民俗景观区。?
4.1 长风广场是设计的重点,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与赣文化中轴线衔接。长风广场以“帆”象征“启航”的雕塑屹立于帆船造型的架空平台之上,形成赣文化中轴线的起点。铺装,饰面采用赣文化特色的材料,以花岗岩象征江西红土,以青花瓷象征鄱阳湖鱼米之乡,以楼阁亭台象征赣文化传统,以客家特色象征赣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平台通过一侧的弧形大阶梯及中部的台阶,与饰以壁雕的水景广场相接,平台之下为中轴线实用的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