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吉林省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doc

吉林省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吉林省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汪清县的黑木耳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资金匮乏,科技力量薄弱等各种制约因素成为限制汪清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主要分析了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07-1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山珍食品、绿色食品和黑色食品逐渐被大众认识和喜爱。汪清县地处长白山区,远离重工业城区和大农业县的各种污染,栽培黑木耳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木耳产品质量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加优良。从近几年国内外销售市场情况综合来看,黑木耳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1 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木耳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汪清县素以“木耳大县”著称,木耳产业由最初的消耗资源型的木段栽培向以林业下脚料为主要原料的袋料黑木耳发展。2001年,汪清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汪清黑木耳节”,极大地提高了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的知名度,黑木耳产业发展真正成为了汪清县农村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2005年,汪清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县”。目前,汪清县已建成了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延边长白山绿野森健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绿岭食品有限公司4家食用菌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按“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订单食用菌产业,为菌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品由公司按市场价格回收加工、销售。汪清县兴建了土特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加强了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扶持经营食用菌产品的营销大户。 2 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木耳菌种不好鉴定 受东北季节性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汪清县木耳培植时期短,选育菌种受制约,而且菌种类型杂乱。目前东北亚地区的一级菌种主要来自延边州和黑龙江等地的企业,质量标准不统一,菌种质量参差不齐。其次,《菌种管理条例》在实际操作中不好规范,尤其是对于营养剂的调配规定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指标参考。 2.2 原料短缺问题 生产规模的扩大,促使锯末价格由最初的二、三元涨到十五、六元,紧张时候达到十八元一袋;采购地点也由县内发展到了周边甚至省外。而同时,省内敦化、蛟河,临近省黑龙江东宁、穆陵、绥阳、牡丹江等地区黑木耳发展规模均达到了亿袋以上,对锯末的需求也非常大。原料的来源与供应是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 3 推动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整顿规范菌种市场 实施菌种优化工程,完善质量监测体系,建立食用菌市场准入制度。试验开发栽培新原料整合林业资源,共同发展木耳产业。汪清县的三大森工林业局及三个国有农场每年可产生大量的林业副余物,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与他们的合作。前几年试验过用稻草、豆秸、玉米芯等代替部分锯末生产栽培黑木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继续试验,寻找新的可替代原料。 3.2 加强政府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 在木耳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管理的基础上,完善组织领导体系,重点加强领导工作负责制,对木耳产业实行目标管理。在政策上对生产环节和资金、信息、设施等方面进行扶持,在经营行为上对木耳产业进行规范。政府要引导产业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黑木耳产品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推动实施黑木耳粉、黑木耳素、黑木耳胶囊等系列产品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3 加快各不同水平乡镇的发展 天桥岭、春阳、鸡冠、东光四个乡镇的黑木耳生产因起步较早,技术基础较好,发展较快,在政策上应继续给予扶持和鼓励,结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有利条件,继续对全县黑木耳生产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大兴沟、复兴、罗子沟等乡镇的黑木耳产业因为多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但其辖区内林木资源丰富。三大森工、县林局及三农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劳动力,而且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这些单位的支持。因此,可以把他们纳入整体产业发展中来,采取多种方式推动这些单位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3.4 打造绿色品牌 一是整合木耳产业资源,发挥区域品牌效应,争取定期举办“汪清黑木耳节”,统一注册商标,打响“汪清黑木耳”品牌;二是发挥生态优势,申办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加强对公众绿色黑木耳消费和鉴别的宣传指导,扩大市场份额;三是加大木耳市场开发力度,开辟新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销售类别。积极参加国际研讨会和展销会,交流经验,拓展思路,向世界展示中国黑木耳文化的深厚底蕴。 3.5 加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