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心县红城水地下水资源评价
同心县红城水地下水资源评价摘 要: 红城水洼地位于煤山压性断层与罗山东麓洪积扇前缘张扭性断层复合部位。通过山边断裂和次一级的断裂构造,地下水运动至洼地内。这些断裂构造对红城水洼地地下水的形成来说,既是储水构造,又是导水构造。煤山压性断裂带成为西来地下水隔水屏障,加之东侧第三系泥岩隆起构成的“地下堤坝”挡住了第四系潜水的去路,在红城水洼地形成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通过进行红城水洼地水文地质勘查,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对合理利用和保护红城水天然“地下水库”尤为重要。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评价
中图分类号: P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55-02
1概述
红城水洼地位于罗山东麓洪积扇前缘以东,赵家庙以北,韦下公路以西,北至红城水村北边界,面积52km2。
2002年地矿部门开展了红城水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本次在收集相关资料,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评价区现状调查及水文地质勘查,摸清当地地下水补排特征和开采情况,评价红城水洼地现状年地下水资源量,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红城水天然“地下水库”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2水文地质条件
2.1地下水储水构造
红城水位于同心县下马关镇上垣村、下垣村,苦水河西岸,西依罗山,在地貌上属罗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前缘,地形由西向东倾斜,海拔高程1450~1550m,平均自然坡降2%。洪积扇多被近代沟谷切割,切割深度5~10m。当地的地貌形态、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是红城水洼地具有丰富的第四系潜水主要储存条件。大小罗山两洪积扇在红城水处交汇,形成一个一面靠山,两面被洪积扇夹持,一面开口,在平面上似“V”形凹地。由于红城水东侧第三系隆起挡住地下水的去路,使得大、小罗山洪积扇地下水向下排泄汇集于红城水洼地。地质构造上,红城水洼地位于煤山压性断层与大小罗山东麓洪积扇前缘张扭性断层复合部位。这些断裂构造对红城水洼地地下水的形成来说,既是储水构造,又是导水构造。通过山边断裂和次一级的断裂构造,地下水运动至洼地内。煤山压性断裂带成为西来地下水隔水屏障,加之东侧第三系泥岩隆起构成的“地下堤坝”挡住了第四系潜水的去路,这样就在红城水洼地形成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
2.2 第四系潜水分布特征
评价区第四系潜水分布及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大小罗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受构造的控制,堆积了大厚度的第四系砂砾石、碎石层,加之直接接受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所以红城水洼地为一较为富水的地段。
红城水洼地由于地势低洼,又靠近山前,直接接受基岩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形成了大小罗山东麓山前洪积扇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潜水最为富水的地段。
2.3地下水动态特征
由于本次勘察周期短,在评价区内未建立系统的地下水动态长观网点,通过对调查资料和前人资料的分析,一般在七、八月份雨季后不久,农用井水位上升,机井出水量变大;但在每年四、五月份水位埋深增大,水量也相应变小,所以每年四、五月为枯水期,这说明评价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和井灌区开采有很大关系,地下水动态属补给~人工开采型。
3地下水资源评价
3.1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3.1.1补给量
1)地下水径流补给量
由于大小罗山岩层构造、裂隙发育,降水直接入渗形成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补给山前洪积扇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潜水。
计算公式 Q径 = KI?B?M
式中 Q径――地下水径流量(万m3/a);K―渗透系数(m/d);I―地下水水力坡度;B ―计算断面宽度(km);M―计算断面含水层平均厚度(m)。
地下水径流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为两层:1、第一洪积层为含砾黄土状粘砂土夹砂砾石层,层次紊乱,在垂直方向上粗、细粒层次频繁交替;在水平方向上呈突变结构,粘砂土、砂砾石呈犬牙状交错。第二洪积层主要分布在大、小罗山山前洪积扇上的近代沟谷中,岩性由砂砾石、碎石及块石组成,厚度在10m以内。
在计算公式中,山前洪积扇计算断面宽度9.6 km,根据地层及含水层结构,第一洪积层为含砾黄土状粘砂土夹砂砾石层,层次紊乱,含水性和透水性较差,第二洪积层主要分布在大、小罗山山前洪积扇上的近代沟谷中,岩性由砂砾石、碎石及块石组成,厚度在10m以内。有效断面宽度取B=4.5km,计算断面含水层平均厚度取M=8m,渗透系数取值为4.79m/d,地下水水力坡度取值为0.015,则参考其取值K=4.7m/d,地下水水力坡度I=0.015。
经计算,评价区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量92.68万m3/a。
2)降水入渗补给量
计算公式 Q降 =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