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中的_烦_与_畏_.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白诗歌中的_烦_与_畏_

第 卷 第 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89 : ;=:977: 7777 :?@A 年 B4C0577 4,77 !5*77 D1-E61C(77 E4551F17 GHIJ=KLIM7 NO (PJQ=+ (PJRSPRT 论李白诗歌中的“烦”与“畏” !刘伟安 ( 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 讲师 文学硕士,四川 乐山AUV??V)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在世体验,主要是“ 烦”和“ 畏”两种状态。所谓 【 摘 要】 “ 烦”和“ 畏”,就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虚无性的一种根本性的感受,是一种不 在家的感觉。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既充满了乐观昂扬的少年精神,也充满了牢骚苦闷。但如果仔细 分析李白诗歌的牢骚苦闷的内涵,就会发现这些苦闷并不仅仅来于政治的失意,更来自于他那颗追 寻不到精神家园的心灵,亦即来自于他内心挥之不去的“ 烦”和“ 畏”。这使他的诗歌获得了厚重的 深度,具有强大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烦 畏;人生体验;诗歌创作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U??VWVA9U :@@A @:W @@UXW @Y 文 艺 4S7 ZIR7 [\]RQ^[O QS^O [,RQ][O JSO5J_QJ‘K+ HRZ]M 学 5*++ aRJ W QS 研 (5RPZb]R]c+d-c+eRLQ]ZfRSZO gOhIJSRKRO5QSibQiROQS^O5JZR]QZb]RcO 究 OOOOOOOOO 5RKIQSODRQPIR]KOh==RiRcO5RKIQScO(JPIbQSOAUV??V ) FR]fQSO LIJ=KLIR]OdQ]ZJSO 6RJ^RiiR]O SPRO KQJ^OZIQZO ZIR]RO JKOQO KZQZROgO _RJSiO^]RQ^OQS^OgRQ]OjIJPIOJKOZIRO fKZOgbS^QfRSZQ=OIbfQSOP=bROZO ZIRO SQZb]ROQS^O]RW Q=JZMOgOSZIJSiO *SO ZIR]O j]^KcO JZOJKOZIRO gRR=JSiOgO_RJSiO bZO gOIfRO *ZO JKO]RiQ]^R^O ZIQZO5J_QJ‘KOLRfKOQ]ROgb==OgOZRRSQiR]‘KOLZJfJKZJPOKLJ]JZO kbZOJSOgQPZcO IJKOLRfKOKZ]S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